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兴业银行泉州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页
        1.4.2 技术路线第13-14页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第14-15页
第2章 泉州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5-24页
    2.1 私人银行的特点和客户标准第15-18页
        2.1.1 私人银行的起源第15页
        2.1.2 私人银行的定义第15-16页
        2.1.3 私人银行的特点第16-17页
        2.1.4 私人银行的客户标准第17-18页
    2.2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第18-20页
        2.2.1 目前国内中资私人银行机构发展状况第18-19页
        2.2.2 目前中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及资产规模第19-20页
    2.3 泉州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第20-21页
        2.3.1 泉州私人银行具有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动力,但层次较低第20-21页
        2.3.2 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常用的营销手段第21页
        2.3.3 泉州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需求第21页
    2.4 泉州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问题第21-24页
        2.4.1 泉州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单一、规模与结构不匹配第21-22页
        2.4.2 泉州私人银行业务受我国金融体制的限制第22页
        2.4.3 泉州私人银行业务缺乏优秀的私人银行专家队伍第22-23页
        2.4.4 技术手段落后,电子化及网络化程度低第23-24页
第3章 兴业银行泉州分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 SWOT 分析第24-34页
    3.1 优势分析第24-27页
        3.1.1 具有较好的品牌效应第24-25页
        3.1.2 资金雄厚客户资源丰富第25-26页
        3.1.3 服务手段先进第26-27页
    3.2 劣势分析第27-29页
        3.2.1 产品结构不合理第27-28页
        3.2.2 专业人才稀缺第28-29页
    3.3 机会分析第29-31页
        3.3.1 市场潜力巨大第29页
        3.3.2 金融动荡时期的发展机遇第29-30页
        3.3.3 监管法规逐步完善第30-31页
    3.4 威胁分析第31-34页
        3.4.1 市场竞争加剧第31页
        3.4.2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不足第31-32页
        3.4.3 组织架构不完善第32-34页
第4章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第34-45页
    4.1 国外私人银行发展情况第34-37页
        4.1.1 欧洲地区第34-35页
        4.1.2 北美地区第35-36页
        4.1.3 亚太地区第36-37页
    4.2 国外私人银行机构的存在形式第37-39页
    4.3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模式第39-40页
    4.4 国外典型代表的私人银行发展经验第40-42页
        4.4.1 瑞银私人银行第40-41页
        4.4.2 汇丰私人银行第41-42页
        4.4.3 花旗私人银行第42页
    4.5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的启示第42-45页
        4.5.1 经营管理品牌化第42-43页
        4.5.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化第43页
        4.5.3 私人银行服务个性化第43-44页
        4.5.4 从业人员专业化第44页
        4.5.5 客户服务全球化第44-45页
第5章 兴业银行泉州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第45-59页
    5.1 明确市场定位以确立发展战略第45-46页
    5.2 科学细分市场并锁定目标客户第46-48页
        5.2.1 制订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规划第46-47页
        5.2.2 经营管理应采用大零售模式第47-48页
    5.3 变革组织机构并创新业务流程第48-52页
        5.3.1 建立适应私人银行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机制第48-49页
        5.3.2 完善集成高效的 IT 项目管理系统功能第49-51页
        5.3.3 统筹协调,加强规划研究第51-52页
    5.4 面向客户需求以创新金融产品第52-54页
        5.4.1 采用咨询驱动的客户服务模式第52-53页
        5.4.2 实行理念、结构体制、管理手段、产品体系创新第53-54页
    5.5 培养专业人才以提高服务能力第54-57页
        5.5.1 建立有效的人才来源渠道第55页
        5.5.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第55-56页
        5.5.3 建立人才保留机制第56-57页
    5.6 重视风险管理并完善监控框架第57-59页
        5.6.1 完善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内部架构,明确组织各层级职责分工第57-58页
        5.6.2 充分了解客户,帮助客户提高投资风险防控能力第58页
        5.6.3 建立符合兴业实际的风险模型,提高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的价值选择和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