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9-15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3 本人对综述的评价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框架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3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6-17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9页
        1.4.1 可能的创新点第17-18页
        1.4.2 不足之处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7页
    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第19页
    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第19-23页
        2.2.1 参数法第19-21页
        2.2.2 非参数法第21-23页
        2.2.3 测算方法对比分析第23页
    2.3 经济增长理论第23-27页
        2.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23-24页
        2.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24-25页
        2.3.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第25-27页
3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及区域特征分析第27-35页
    3.1 新疆经济发展概况第27-30页
        3.1.1 新疆经济增长状况第27-29页
        3.1.2 新疆产业结构演变第29-30页
    3.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概况第30-35页
        3.2.1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第30-34页
        3.2.2 新疆各地州产业结构分析第34-35页
4 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分析第35-43页
    4.1 指标的选择及数据处理第35-36页
        4.1.1 总产出第35页
        4.1.2 资本投入第35-36页
        4.1.3 劳动投入第36页
    4.2 新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分析第36-39页
    4.3 新疆三大区域及 15 地州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第39-41页
    4.4 新疆与西部 12 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分析第41-43页
5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43-49页
    5.1 结论第43-44页
    5.2 提高新疆全要生产率的对策建议第44-49页
        5.2.1 更新观念,坚持两个可持续第44页
        5.2.2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第44-45页
        5.2.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效率水平第45页
        5.2.4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45-46页
        5.2.5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地区的规模效率第46页
        5.2.6 重视人力资本,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46-47页
        5.2.7 促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主持和参与科研情况第55-56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城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疆温宿县小城镇为例
下一篇:财务弹性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