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8页 |
第2章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工具协同功能发展概述 | 第18-28页 |
2.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工具的分类与发展 | 第18-22页 |
2.1.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工具的分类与比较 | 第18-20页 |
2.1.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软件的发展与趋势 | 第20-22页 |
2.2 协同设计工具在制造业中的优势 | 第22-26页 |
2.2.1 设计与工程的整合 | 第22-24页 |
2.2.2 仿真与加工的对接 | 第24-25页 |
2.2.3 版本迭代与协同工作优势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当代背景下的现代家具设计策略研究 | 第28-50页 |
3.1 现代家具在当代生活环境下的设计策略 | 第28-40页 |
3.1.1 当代生活环境下的形式设计策略 | 第28-33页 |
3.1.2 当代生活环境下的功能设计策略 | 第33-36页 |
3.1.3 当代生活环境下的情感设计策略 | 第36-40页 |
3.2 现代家具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设计策略 | 第40-42页 |
3.2.1 智能制造对家具设计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2 智能制造下的家具设计理念 | 第41-42页 |
3.3 现代家具的客制化设计策略 | 第42-46页 |
3.3.1 客制化下的形式统一 | 第42-46页 |
3.3.2 可视化的增强表现 | 第46页 |
3.4 基于协同功能应用的现代家具设计策略 | 第46-49页 |
3.4.1 参数化设计 | 第46-47页 |
3.4.2 协同设计 | 第47-48页 |
3.4.3 数字加工与结构干涉模拟 | 第48页 |
3.4.4 非物理样机测试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Fusion 360协同功能的现代家具设计实践 | 第50-67页 |
4.1 设计方法 | 第50页 |
4.2 设计目标定位及概念 | 第50-53页 |
4.2.1 设计目标定位 | 第50-51页 |
4.2.2 设计概念来源 | 第51-52页 |
4.2.3 设计概念的重组 | 第52-53页 |
4.3 协同准备与互动 | 第53-54页 |
4.4 草图设计与更新的协同 | 第54-56页 |
4.5 结构装配 | 第56-60页 |
4.6 T-splines协同造型设计 | 第60页 |
4.7 家具受力测试仿真实践 | 第60-64页 |
4.8 效果图 | 第64-6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基于Fusion 360协同功能的现代家具生产实践 | 第67-79页 |
5.1 生产加工与呈现 | 第67-74页 |
5.1.1 移动可视化的沟通过程 | 第67-69页 |
5.1.2 家具设计工程图的对接 | 第69-71页 |
5.1.3 各部件加工工艺及最终呈现 | 第71-74页 |
5.2 版本后续管理简述 | 第74-76页 |
5.3 布展与规划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