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2 文献评述第14-15页
    1.3 研究方案第15-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4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1.4.1 创新之处第18页
        1.4.2 不足之处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第三方支付第19页
        2.1.2 商业银行第19页
        2.1.3 中间业务第19-20页
        2.1.4 金融创新第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页
        2.2.2 功能金融理论第20-21页
        2.2.3 规模经济第21页
        2.2.4 混合策略博弈理论第21-22页
3 第三方支付概述第22-33页
    3.1 第三方支付的模式第22-23页
        3.1.1 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第22页
        3.1.2 有交易平台担保的支付模式第22-23页
    3.2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23-30页
        3.2.1 发展现状第23-28页
        3.2.2 第三方支付发展趋势分析第28-30页
    3.3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特征比较第30-33页
        3.3.1 成本比较第30页
        3.3.2 安全性比较第30-31页
        3.3.3 社会公信力比较第31页
        3.3.4 数据信息比较第31页
        3.3.5 客户体验比较第31-32页
        3.3.6 信用体系比较第32-33页
4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第33-46页
    4.1 第三方支付与我国商业银行博弈分析第33-36页
        4.1.1 模型基本假设与博弈矩阵第33-34页
        4.1.2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混合策略博弈分析第34-35页
        4.1.3 博弈方程小结第35-36页
    4.2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影响第36-44页
        4.2.1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被分流第36页
        4.2.2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被分流第36-37页
        4.2.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到挤压第37-44页
    4.3 商业银行现有客户流失第44页
    4.4 给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模式带来挑战第44-46页
5 国外银行业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经验第46-51页
    5.1 美国银行业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经验第46-47页
        5.1.1 美国第三方支付发展概况第46页
        5.1.2 美国银行业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第46-47页
    5.2 英国银行业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经验第47-48页
        5.2.1 英国第三方支付发展概况第47页
        5.2.2 英国银行业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第47-48页
    5.3 荷兰银行业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经验第48-49页
        5.3.1 荷兰第三方支付发展概况第48-49页
        5.3.2 荷兰银行业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第49页
    5.4 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启示第49-51页
        5.4.1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第49-50页
        5.4.2 以网络化、移动银行为发展方向第50页
        5.4.3 直销银行可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区域扩张的重要方式第50-51页
6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第51-63页
    6.1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第51-52页
        6.1.1 市场定位精准化第51页
        6.1.2 客户细分第51-52页
        6.1.3 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水平第52页
    6.2 大力发展有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中间业务第52-54页
        6.2.1 积极开拓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第52-53页
        6.2.2 重点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第53-54页
    6.3 改革创新传统业务第54-55页
        6.3.1 积极开拓中小企业市场第54-55页
        6.3.2 创新移动支付工具第55页
    6.4 利用新型平台与第三方支付竞争第55-59页
        6.4.1 积极发展网络银行第56页
        6.4.2 积极发展直销银行第56-57页
        6.4.3 搭建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第57-59页
    6.5 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第59-61页
        6.5.1 备付金合作第59-60页
        6.5.2 共同构建信用评级体系第60页
        6.5.3 合作开展网络信贷业务第60-61页
        6.5.4 交易安全合作第61页
    6.6 收购控股第三方支付第61-63页
7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信用融资成本与会计稳健性相关问题研究--基于产品市场竞争视角
下一篇:京津冀地区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收敛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