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论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7页
第一章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概述第7-14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含义与特征第7-8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价值第8-9页
     ·社会正义价值第8页
     ·效益价值第8-9页
     ·技术价值第9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原则第9-11页
     ·社会公益原则第9-10页
     ·利益平衡原则第10页
     ·比例原则第10-11页
     ·知识创新原则第11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第11-14页
     ·传统民事诉讼程序对公益救济的缺失第11-12页
     ·司法实践的需要第12-14页
第二章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第14-22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概念及特征第14-15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含义第14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特征第14-15页
   ·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现状及缺陷第15-17页
     ·立法现状第15-16页
     ·现行民事诉讼原告资格一元化制度的缺陷第16-17页
       ·与诉讼原理的冲突第16页
       ·进行公益诉讼的阻碍第16页
       ·对司法救济的障碍第16-17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突破第17-22页
     ·诉权理论的突破第17-18页
     ·当事人适格理论的突破第18-22页
       ·当事人适格理论的发展第18-19页
       ·当事人适格的衡量标准第19-20页
       ·确立诉的利益基础上的程序当事人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国外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比较法研究第22-26页
   ·英美法系国家第22-23页
     ·英国第22页
     ·美国第22-23页
   ·大陆法系国家第23-24页
     ·德国第23页
     ·法国第23-24页
     ·日本第24页
   ·分析与比较第24-26页
第四章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多元化的构建第26-34页
   ·构建原则第26-27页
     ·保护公共利益原则第26页
     ·构建的多元化原则第26页
     ·预防滥用诉权原则第26-27页
   ·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多元化的构建第27-34页
     ·检察机关第27-29页
       ·可行性分析与依据第27-28页
       ·注意问题第28-29页
     ·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第29-31页
       ·理论依据第29-30页
         ·诉讼信托理论第30页
         ·社会管理权理论第30页
       ·可行性分析第30-31页
     ·公民个人第31-34页
       ·可行性分析与依据第31-32页
       ·问题与冲突第32页
       ·对公民个人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思考第32-34页
结论第34-35页
注释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被追诉人诉权的实现
下一篇:民事调解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