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0-15页 |
| ·实验药物 | 第10页 |
| ·药物 | 第10页 |
| ·缓释系统 | 第10页 |
| ·真菌菌株 | 第10-11页 |
| ·动物模型的构建 | 第11-12页 |
|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 ·真菌孢子悬液制备 | 第11页 |
| ·烟曲霉菌性眼内炎动物模型的制作 | 第11页 |
| ·手术方法 | 第11-12页 |
| ·术后处理 | 第12页 |
| ·真菌孢子悬液制备 | 第12-14页 |
| ·实验分组 | 第12页 |
| ·术后临床观察 | 第12-13页 |
| ·涂片与培养 | 第13页 |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13-14页 |
| ·玻璃体腔伏立康唑药物浓度检测 | 第14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结果 | 第15-23页 |
| ·术后各组临床观察 | 第15-21页 |
| ·涂片与培养 | 第21-22页 |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22页 |
| ·玻璃体腔药物浓度检测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23-26页 |
| ·VCZ-DDS抗真菌治疗的优势 | 第23页 |
| ·VCZ-DDS对烟曲霉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 | 第23-25页 |
| ·VCZ-DDS的药物体内释放规律及最佳治疗剂量的选择 | 第25-26页 |
| 结论 | 第26-27页 |
| 课题图片 | 第27-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 综述 | 第38-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