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C/C复合材料概述 | 第10-12页 |
1.1.1 C/C复合材料的起源及定义 | 第10页 |
1.1.2 C/C复合材料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1.3 C/C复合材料的特性 | 第11-12页 |
1.2 C/C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 第12-15页 |
1.2.1 炭纤维的选择及预制体 | 第12-13页 |
1.2.2 致密化工艺 | 第13-14页 |
1.2.3 热处理(石墨化)工艺 | 第14-15页 |
1.3 不同基体炭的性能特点 | 第15-21页 |
1.3.1 热解炭 | 第15-16页 |
1.3.2 树脂炭 | 第16-17页 |
1.3.3 沥青炭 | 第17-19页 |
1.3.4 中间相沥青炭 | 第19-21页 |
1.4 C/C复合材料的空间应用 | 第21-22页 |
1.5 研究背景与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2.3 实验方案和制备工艺流程 | 第24-26页 |
2.3.1 预制体处理 | 第25页 |
2.3.2 升温控制程序确定 | 第25页 |
2.3.3 化学气相沉积法预增密 | 第25-26页 |
2.3.4 中间相沥青浸渍-炭化增密 | 第26页 |
2.4 测试项目与方法 | 第26-30页 |
2.4.1 密度及孔隙率的测定 | 第26-27页 |
2.4.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7-29页 |
2.4.3 热重分析(TG) | 第29页 |
2.4.4 偏光显微镜分析 | 第29页 |
2.4.5 X射线衍射(XRD) | 第29页 |
2.4.6 导热系数测定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中间相沥青的理化性能研究 | 第30-3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沥青的组分分析 | 第30-31页 |
3.3 中间相沥青的流变性能 | 第31-34页 |
3.4 浸渍-炭化工艺及增重效率 | 第34-37页 |
3.4.1 炭化升温程序的确定 | 第34-35页 |
3.4.2 密度和增重率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煤系中间相沥青基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8-44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低压浸渍-高压炭化处理 | 第38页 |
4.3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4.4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4.5 热物理性能的研究 | 第40-43页 |
4.5.1 比热容 | 第41页 |
4.5.2 热导率 | 第41-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萘系中间相沥青炭含量对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4-52页 |
5.1 引言 | 第44页 |
5.2 不同密度C/C坯体的制备 | 第44-45页 |
5.3 基体炭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5.3.1 不同基体炭含量样品物理特性 | 第45-46页 |
5.3.2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5.4 基体炭含量对热物理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5.4.1 热膨胀系数 | 第48页 |
5.4.2 热导率 | 第48-49页 |
5.5 不同沥青基C/C制品的性能差异 | 第49-51页 |
5.5.1 力学性能 | 第49-50页 |
5.5.2 热导率 | 第50-5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创新点 | 第52页 |
6.3 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