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7页 |
2.1 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2.1.1 知识转移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2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1.3 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2 关系型领导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2.2.1 关系型领导行为概念 | 第23-24页 |
2.2.2 关系型领导行为的维度分析研究 | 第24-25页 |
2.2.3 关系型领导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 | 第25页 |
2.3 相关研究总结 | 第25-27页 |
3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特征及理论分析 | 第27-37页 |
3.1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转移特征分析 | 第27-32页 |
3.1.1 工程项目团队的定义及特点 | 第27-29页 |
3.1.2 工程项目团队知识转移的定义及动因 | 第29-32页 |
3.2 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2-36页 |
3.2.1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 | 第32-34页 |
3.2.2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 | 第34-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基于关系型领导行为的建筑企业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模型构建 | 第37-47页 |
4.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第37-39页 |
4.2 模型变量的设置 | 第39-40页 |
4.2.1 关系型领导行为 | 第39页 |
4.2.2 团队关系因素 | 第39-40页 |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0-46页 |
4.3.1 自变量——关系型领导行为 | 第40-43页 |
4.3.2 中介变量——团队关系 | 第43-46页 |
4.4 概念模型的建立 | 第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关系型领导行为对建筑企业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实证 | 第47-72页 |
5.1 实证方法的选择 | 第47-49页 |
5.1.1 SEM概述 | 第47-48页 |
5.1.2 SEM优点 | 第48-49页 |
5.2 量表的设计 | 第49-52页 |
5.2.1 调查对象选择 | 第49页 |
5.2.2 问卷设计步骤 | 第49-50页 |
5.2.3 测量指标设计 | 第50-52页 |
5.3 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 第52-55页 |
5.3.1 数据收集过程 | 第52页 |
5.3.2 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52-55页 |
5.4 实证检验的结果 | 第55-64页 |
5.4.1 信度分析 | 第55-56页 |
5.4.2 效度分析 | 第56-62页 |
5.4.3 概念模型实证检验分析 | 第62-64页 |
5.5 实证结果的讨论 | 第64-66页 |
5.6 促进建筑企业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行为的管理建议 | 第66-70页 |
5.6.1 提高项目经理自身素质 | 第66-68页 |
5.6.2 重视项目经理选拔培训 | 第68页 |
5.6.3 增强项目团队信任水平 | 第68-69页 |
5.6.4 构建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 第69-7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A | 第77-8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