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视角下重庆市丰都县脱贫攻坚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4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1 论文框架 | 第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3-19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3-16页 |
2.1.1 脱贫攻坚 | 第13页 |
2.1.2 精准扶贫 | 第13-14页 |
2.1.3 贫困标准 | 第14-16页 |
2.2 贫困理论 | 第16-19页 |
3 重庆市丰都县脱贫攻坚现状 | 第19-32页 |
3.1 脱贫攻坚前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3.2 丰都县脱贫攻坚推进情况 | 第20-29页 |
3.2.1 精准识别 | 第20-21页 |
3.2.2 精准帮扶 | 第21-27页 |
3.2.3 精准管理 | 第27-29页 |
3.3 丰都县脱贫攻坚成效 | 第29-32页 |
3.3.1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 第29页 |
3.3.2 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 第29-30页 |
3.3.3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有所缓解 | 第30-31页 |
3.3.4 特色产业初步形成 | 第31页 |
3.3.5 村级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所优化 | 第31-32页 |
4 丰都县扶贫攻坚问题分析 | 第32-37页 |
4.1 精准识别问题 | 第32页 |
4.2 精准扶贫问题 | 第32-34页 |
4.2.1 因失业返贫 | 第33页 |
4.2.2 因产业发展不足返贫 | 第33-34页 |
4.2.3 因致病返贫 | 第34页 |
4.3 精准管理问题 | 第34-37页 |
4.3.1 部分干部思想懈怠 | 第34-35页 |
4.3.2 部分工作制度缺乏操作性 | 第35页 |
4.3.3 干部能力与扶贫需求不一致 | 第35页 |
4.3.4 程序繁杂忽视干部需要 | 第35-36页 |
4.3.5 脱贫内生动力缺乏 | 第36页 |
4.3.6 社会矛盾激化 | 第36-37页 |
5 重庆市丰都县脱贫攻坚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7-43页 |
5.1 围绕资本结构,提高识别精度 | 第37-38页 |
5.1.1 从资本结构的角度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 第37页 |
5.1.2 完善更加科学的贫困人口识别体系 | 第37-38页 |
5.2 着力预防返贫,夯实精准帮扶 | 第38-40页 |
5.2.1 促进就业 | 第38页 |
5.2.2 产业发展 | 第38-40页 |
5.2.3 医疗保障 | 第40页 |
5.2.4 非贫困户帮扶 | 第40页 |
5.3 依托党组建设,强化精准管理 | 第40-43页 |
5.3.1 对干部的管理 | 第40-41页 |
5.3.2 对群众的引导 | 第41-42页 |
5.3.3 对制度的优化 | 第42-43页 |
6 总结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