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Windows平台网络窃取文件行为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4页 |
第2章 网络通信原理和文件结构的介绍 | 第14-18页 |
2.1 TCP/IP 协议族的介绍 | 第14-16页 |
2.1.1 IP 协议 | 第15页 |
2.1.2 TCP 协议 | 第15-16页 |
2.1.3 UDP 协议 | 第16页 |
2.2 Windows 文件信息 | 第16-18页 |
第3章 基于协议分析的文件窃取行为的捕获方法 | 第18-24页 |
3.1 抓包模块 | 第18-19页 |
3.2 拆包阶段 | 第19-20页 |
3.2.1 剥离 IP 数据包 | 第19-20页 |
3.2.2 剥离传输层数据包 | 第20页 |
3.3 析包模块(识别窃取行为核心模块) | 第20-2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文件窃取行为的处理 | 第24-30页 |
4.1 网络数据流的处理 | 第24-26页 |
4.2 数据包信息的转码 | 第26页 |
4.3 端口号的信息转码 | 第26-28页 |
4.3.1 端口号获取进程 ID | 第27页 |
4.3.2 进程 ID 获取进程名称和进程路径 | 第27-28页 |
4.4 不同权限的进程处理办法 | 第2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5章 网络窃取文件行为捕获与处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 第30-46页 |
5.1 设计目标 | 第30页 |
5.2 设计框架 | 第30-31页 |
5.3 系统的运行流程 | 第31-32页 |
5.4 系统的具体模块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32-39页 |
5.4.1 USB 管理模块 | 第32-33页 |
5.4.2 自保护模块 | 第33页 |
5.4.3 网卡监控模块和信息识别模块 | 第33-36页 |
5.4.4 行为处理模块 | 第36-38页 |
5.4.5 用户界面模块 | 第38-39页 |
5.5 系统运行测试 | 第39-43页 |
5.5.1 系统运行软硬件环境 | 第39页 |
5.5.2 软件功能测试 | 第39-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