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上海中心城典型街区空间形态与微气候环境模拟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9-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0页
        1.1.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 国内外研究内容第21-27页
        1.2.1 城市气候学研究概述第21-22页
        1.2.2 城市微气候环境影响要素研究第22-27页
    1.3 研究方法第27-28页
        1.3.1 文献检索法第27页
        1.3.2 网络信息搜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第27-28页
        1.3.3 数值模拟方法第28页
        1.3.4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第28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8-30页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30-32页
第二章 街区微气候研究对象与方法第32-46页
    2.1 研究对象第32-36页
        2.1.1 上海市概况第32-33页
        2.1.2 典型街区的选取第33-36页
    2.2 模拟方法第36-40页
        2.2.1 模拟软件ENVI-MET介绍第36-37页
        2.2.2 三维模型建立与基本参数设立第37-40页
    2.3 分析方法第40-43页
        2.3.1 相关评价指标第40-42页
        2.3.2 街区微气候分析方法第42-43页
    2.4 模型精度和质量验证第43-46页
第三章 不同容积率范围典型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46-112页
    3.1 容积率一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47-52页
        3.1.1 街区空气温度分布第47-49页
        3.1.2 街区相对湿度分布第49-51页
        3.1.3 街区平均辐射温度分布第51-52页
        3.1.4 街区生理等效温度分布第52页
    3.2 容积率二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52-57页
        3.2.1 街区气温空间分布第53-55页
        3.2.2 街区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第55-56页
        3.2.3 街区平均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第56-57页
        3.2.4 街区生理等效温度空间分布第57页
    3.3 容积率三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57-65页
        3.3.1 街区气温空间分布第59-61页
        3.3.2 街区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第61-62页
        3.3.3 街区平均辐射空间分布第62-64页
        3.3.4 街区生理等效温度空间分布第64-65页
    3.4 容积率四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65-71页
        3.4.1 街区气温空间分布第66-68页
        3.4.2 街区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第68-69页
        3.4.3 街区平均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第69-71页
        3.4.4 街区生理等效温度空间分布第71页
    3.5 容积率五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71-78页
        3.5.1 街区气温空间分布第72-75页
        3.5.2 街区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第75-76页
        3.5.3 街区平均辐射空间温度第76-77页
        3.5.4 街区生理等效空间温度第77-78页
    3.6 容积率六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78-86页
        3.6.1 街区气温空间分布第80-82页
        3.6.2 街区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第82-83页
        3.6.3 街区平均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第83-84页
        3.6.4 街区生理等效温度空间分布第84-86页
    3.7 容积率七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86-96页
        3.7.1 街区气温空间分布第88-92页
        3.7.2 街区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第92-94页
        3.7.3 街区平均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第94-95页
        3.7.4 街区生理等效温度空间分布第95-96页
    3.8 容积率八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96-103页
        3.8.1 街区气温空间分布第98-99页
        3.8.2 街区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第99-101页
        3.8.3 街区平均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第101页
        3.8.4 街区生理等效温度空间分布第101-103页
    3.9 容积率九级街区微气候环境分析第103-109页
        3.9.1 街区气温空间分布第104-105页
        3.9.2 街区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第105-107页
        3.9.3 街区平均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第107-108页
        3.9.4 街区生理等效温度空间分布第108-109页
    3.10 本章小结第109-112页
第四章 街区空间形态与微气候关联性分析第112-124页
    4.1 街区层面微气候环境与街区形态参数关联性分析第112-121页
        4.1.1 街区平均空气温度与街区形态参数的关联性第112-114页
        4.1.2 街区平均相对湿度与街区形态参数的关联性第114-116页
        4.1.3 街区平均辐射温度及其与街区形态参数的关联性第116-118页
        4.1.4 街区平均生理等效温度与街区形态参数的关联性第118-121页
    4.2 街区监测点层面热舒适与各要素关联性分析第121-122页
    4.3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124-128页
    5.1 主要结论第124-126页
    5.2 研究不足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4页
附录第134-143页
后记第143-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路网中心性与用地分布格局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U形板式耗能器冲击启动脉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