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国内研究 | 第12-14页 |
二、国外研究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研究办法 | 第14-15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商标权行政保护概念界定与司法保护的关系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一、商标的价值 | 第16页 |
二、商标权 | 第16-17页 |
三、商标行政保护制度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区别与联系 | 第18-20页 |
一、商标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区别 | 第18-20页 |
二、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联系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商标权行政保护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我国实施商标行政保护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一、我国基本国情的本质要求 | 第22-24页 |
二、激发我国企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需求 | 第24页 |
三、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双轨制更好的促进商标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实施商标行政保护的合理性 | 第25-28页 |
一、我国行政执法在“法治原则”合理使用范围内 | 第25-26页 |
二、行政执法自身的优势是其实施的基础 | 第26-27页 |
三、实施行政保护不是我国唯一的做法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商标权行政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30-41页 |
第一节 我国商标权行政保护制度现状 | 第30-36页 |
一、商标权行政保护制度立法现状 | 第30-32页 |
二、我国商标权保护行政执法现状 | 第32-36页 |
第二节 我国行政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一、我国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二、行政执法能力有待强化 | 第38-39页 |
三、商标侵权问题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标权行政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41-44页 |
第一节 对我国商标权行政保护制度立法上的建议 | 第41-42页 |
一、确认我国商标行政诉讼地位或进一步司法化 | 第41-42页 |
二、组建“知识产权总署”商标局归属知识产权总署 | 第42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商标权行政保护制度执法上的建议 | 第42-43页 |
一、构建我国商标执法公共信息化平台,加强与司法链接 | 第42页 |
二、优化执法队伍,提高商标保护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 第42-43页 |
三、成立专门的网络行政执法支队,打击网络侵权行为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件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