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4-1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8页 |
第一部分 人群研究 | 第17-21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2 资料收集 | 第17-18页 |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8-19页 |
1.4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 | 第21-28页 |
1.5 细胞来源 | 第21-22页 |
1.6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2页 |
1.7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1.8 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26-28页 |
2 结果 | 第28-40页 |
第一部分 人群研究 | 第28-31页 |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宫颈癌变相关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2.2 不同宫颈病变组hnRNPE1和E2蛋白表达情况比较 | 第30-31页 |
第二部分 体外细胞实验 | 第31-40页 |
2.3 细胞培养 | 第31-32页 |
2.4 hnRNPE1和E2过表达体系的建立 | 第32-34页 |
2.5 hnRNPE1和E2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第34-40页 |
3 讨论 | 第40-46页 |
3.1 hnRNPE1和E2与宫颈癌变的关系 | 第40-42页 |
3.2 hnRNPE1和E2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 | 第42-43页 |
3.3 hnRNPE1和E2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3-46页 |
全文小结 | 第46-47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综述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 第53-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功 | 第63-64页 |
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63页 |
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