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1.2.1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成都漆器的现状 | 第14-15页 |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本土文化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 第15-17页 |
| 1.2.3.1 国外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 1.2.3.2 国内现状分析 | 第16-17页 |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及必要性 | 第17-19页 |
| 1.3.1 论文研究的目标 | 第17-18页 |
| 1.3.2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 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9页 |
| 1.5 论文研究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 第19-20页 |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 第2章 基本概念阐述 | 第22-33页 |
| 2.1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概述 | 第22-27页 |
| 2.1.1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 | 第22-24页 |
| 2.1.2 现代餐饮空间设计的发展要求 | 第24-27页 |
| 2.2 成都漆器发展概述 | 第27-32页 |
| 2.2.1 成都漆器历史追溯 | 第27-30页 |
| 2.2.2 成都漆器的价值 | 第30-32页 |
| 2.3 成都漆器对未来餐饮空间设计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第3章 成都漆器的艺术特征 | 第33-50页 |
| 3.1 成都漆器的材质特征 | 第33-35页 |
| 3.1.1 质感之美 | 第33-34页 |
| 3.1.2 材质之妙 | 第34-35页 |
| 3.2 成都漆器的外观造型特征 | 第35-36页 |
| 3.3 成都漆器的纹饰与构成特征 | 第36-40页 |
| 3.3.1 成都漆器的基本纹饰及文化含义 | 第36-39页 |
| 3.3.2 成都漆器的纹饰构成方式 | 第39-40页 |
| 3.4 成都漆器文化内容特征 | 第40-44页 |
| 3.4.1 成都漆器神话题材的特征及含义研究 | 第41-42页 |
| 3.4.2 成都漆器飞禽走兽题材的特征及含义研究 | 第42-44页 |
| 3.5 成都漆器的色彩特点 | 第44-46页 |
| 3.5.1 “髹黑漆朱”的特征及意义研究 | 第44-45页 |
| 3.5.2 其他主要色在成都漆器色彩表现中的特点与作用 | 第45-46页 |
| 3.6 成都漆器特有的工艺技法 | 第46-48页 |
| 3.6.1 雕花填彩技法 | 第46-47页 |
| 3.6.2 银片丝光技法 | 第47-48页 |
| 3.7 成都漆器的风格特点 | 第48-50页 |
| 第4章 成都漆器在餐饮室内空间中发展的表现特征及应用原则 | 第50-57页 |
| 4.1 成都漆器在餐饮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表现特征 | 第50-52页 |
| 4.1.1 独特的技艺手法能丰富空间构成 | 第50-51页 |
| 4.1.2 特有的元素符号能弘扬巴蜀文化 | 第51页 |
| 4.1.3 增强本土餐饮空间设计的地域性的表达 | 第51-52页 |
| 4.2 成都漆器在餐饮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第52-57页 |
| 4.2.1 统一变化性原则 | 第52-53页 |
| 4.2.2 适度性原则 | 第53-54页 |
| 4.2.3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原则 | 第54-55页 |
| 4.2.4 均衡性与差异性原则 | 第55-56页 |
| 4.2.5 环保性原则 | 第56-57页 |
| 第5章 成都漆器在餐饮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 第57-67页 |
| 5.1 成都漆器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主要表现方式 | 第57-62页 |
| 5.1.1 营造具有本土文化艺术的空间氛围 | 第57-58页 |
| 5.1.2 创新、再利用成都漆器的艺术特征 | 第58-59页 |
| 5.1.3 强化空间层次感与装饰感 | 第59-60页 |
| 5.1.4 丰富空间装饰元素及构成 | 第60-62页 |
| 5.2 成都漆器在空间构造上的运用 | 第62-65页 |
| 5.2.1 成都漆器在空间顶面及地面的运用 | 第62-63页 |
| 5.2.2 成都漆器在空间墙面上的运用 | 第63-64页 |
| 5.2.3 成都漆器在空间隔断上的运用 | 第64-65页 |
| 5.3 成都漆器在家居陈设上的运用 | 第65-67页 |
| 第6章 具体餐饮室内空间设计实例 | 第67-73页 |
| 6.1 设计概述 | 第67-68页 |
| 6.2 具体设计 | 第68-71页 |
| 6.2.1 大厅的设计 | 第68-69页 |
| 6.2.2 散座区的设计 | 第69-70页 |
| 6.2.3 包间区的设计 | 第70-71页 |
| 6.2.4 休闲区的设计 | 第71页 |
| 6.3 设计小结 | 第71-73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7.1 结论 | 第73页 |
| 7.2 展望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附录 | 第79-8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