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说得着”的人--解析《一句顶万句》中的小人物形象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写作缘起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缘起与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小人物形象及其叙事 | 第15-23页 |
一、《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小人物形象概述 | 第15页 |
二、《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小人物叙事 | 第15-23页 |
(一) 叙事视角:外聚焦模式 | 第15-17页 |
(二)叙事话语:民间话语表达 | 第17-19页 |
(三)叙事结构:仿史传叙述 | 第19-23页 |
第三章 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呈现 | 第23-31页 |
一、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 第23-26页 |
(一) 物质匮乏、疲于奔命的生存常态 | 第23-24页 |
(二) 无法逃脱的命运轮回 | 第24-26页 |
二、小人物的生存哲学 | 第26-31页 |
(一) “事情都绕”式的自我慰藉 | 第26-27页 |
(二) “得有个交代”式的从众心理 | 第27-29页 |
(三) 凡事向前看的“积极心态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小人物的精神世界探究 | 第31-39页 |
一、传统伦理的异化 | 第31-33页 |
二、“喷空”式的自我满足 | 第33-35页 |
三、小人物的精神孤独 | 第35-39页 |
第五章 小人物的创作缘起及创作价值 | 第39-43页 |
一、刘震云的创作缘起 | 第39-42页 |
(一) 个人生活经验所致 | 第39-41页 |
(二)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 第41页 |
(三) 刘震云的悲悯情怀 | 第41-42页 |
二、小人物创作的艺术价值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