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乙烯基吡啶闪蒸脱水过程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1 2-乙烯基吡啶概述 | 第10-16页 |
1.1.1 2-乙烯基吡啶的性质 | 第10-11页 |
1.1.2 2-乙烯基吡啶的应用 | 第11-13页 |
1.1.3 2-乙烯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 第13-16页 |
1.2 液液平衡数据测定 | 第16-21页 |
1.2.1 相平衡概述 | 第16-17页 |
1.2.2 相律 | 第17页 |
1.2.3 二元部分互溶物系液液平衡相图 | 第17-18页 |
1.2.4 液液平衡数据的测量方法 | 第18-19页 |
1.2.5 液液平衡数据的关联 | 第19-21页 |
1.3 闪蒸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 第21-22页 |
1.4 液液相分离技术简介 | 第22-23页 |
1.4.1 加盐诱导相分离技术 | 第22-23页 |
1.4.2 溶剂诱导相分离技术 | 第23页 |
1.4.3 温度诱导相分离技术 | 第23页 |
1.5 2-乙烯基吡啶和水分离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2-乙烯基吡啶-水二元液液平衡的测定 | 第26-38页 |
2.1 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分析 | 第26-33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1.2 实验与分析装置 | 第27-28页 |
2.1.3 液液平衡数据测定 | 第28-30页 |
2.1.4 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1.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2.2 液液平衡数据的计算与关联 | 第33-35页 |
2.3 二元汽液平衡数据的预测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绝热闪蒸-低温分相工艺模拟研究 | 第38-54页 |
3.1 混合物系泡点和露点温度的探究 | 第38-39页 |
3.2 混合物系密度的探究 | 第39-41页 |
3.2.1 温度对2-乙烯基吡啶和水密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2 组成对混合物密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 绝热闪蒸-低温分相模拟流程 | 第41-43页 |
3.3.1 进料条件 | 第42页 |
3.3.2 产品要求 | 第42页 |
3.3.3 模块初始参数设置 | 第42-43页 |
3.4 绝热闪蒸过程工艺参数分析 | 第43-50页 |
3.4.1 进料预热温度对闪蒸工艺的影响 | 第43-46页 |
3.4.2 闪蒸罐压力对闪蒸工艺的影响 | 第46-50页 |
3.5 低温分相过程工艺参数分析 | 第50-52页 |
3.6 模拟结果 | 第52-5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绝热闪蒸-低温分相工艺实验研究 | 第54-66页 |
4.1 实验试剂及分析条件 | 第54页 |
4.2 2-乙烯基吡啶密度测定 | 第54-55页 |
4.3 简易分相罐的设计 | 第55-58页 |
4.3.1 分离任务 | 第56页 |
4.3.2 分相罐的长度和直径的计算 | 第56-57页 |
4.3.3 分相罐的管路布置和计算 | 第57-58页 |
4.4 绝热闪蒸过程实验验证 | 第58-62页 |
4.4.1 实验装置 | 第59页 |
4.4.2 操作步骤 | 第59页 |
4.4.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4.5 相分离过程实验验证 | 第62-64页 |
4.5.1 操作步骤 | 第62页 |
4.5.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