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概念 | 第20-34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26页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2.1.3 研究述评 | 第24-26页 |
2.2 普遍服务概念及内涵 | 第26-29页 |
2.2.1 邮政普遍服务的概念 | 第26-28页 |
2.2.2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 | 第28页 |
2.2.3 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延伸 | 第28-29页 |
2.3 邮政普遍服务的特点 | 第29-31页 |
2.3.1 邮政普遍服务的公务性 | 第29页 |
2.3.2 邮政普遍服务的公益性 | 第29-30页 |
2.3.3 邮政普遍服务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第30-31页 |
2.3.4 邮政普遍服务的自然垄断性 | 第31页 |
2.4 邮政普遍服务补偿的分类及形式 | 第31-34页 |
2.4.1 邮政普遍服务补偿的分类 | 第31-32页 |
2.4.2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补偿的主要形式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邮政普遍服务补偿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 | 第34-42页 |
3.1 邮政普遍服务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34-38页 |
3.1.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4-35页 |
3.1.2 政府干预理论 | 第35-36页 |
3.1.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6-37页 |
3.1.4 公共选择理论——经济人假设 | 第37-38页 |
3.2 邮政普遍服务补偿工作的理论分析 | 第38-42页 |
3.2.1 政府监管角度分析 | 第38-40页 |
3.2.2 邮政企业角度分析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42-58页 |
4.1 我国补偿工作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42-50页 |
4.1.1 政府财政补贴 | 第42-46页 |
4.1.2 税费减免优惠 | 第46-47页 |
4.1.3 信件专营 | 第47-49页 |
4.1.4 普遍服务基金 | 第49-50页 |
4.2 区域高成本地区补偿工作的特殊性——以西藏为例 | 第50-58页 |
4.2.1 西藏普遍服务补偿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50-53页 |
4.2.2 影响因素作用下的西藏普遍服务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方案研究 | 第53-55页 |
4.2.3 乡镇普遍服务网点及其补偿的实地调查——以西藏某乡镇为例. | 第55-58页 |
第五章 邮政普遍服务补偿工作的政策建议 | 第58-64页 |
5.1 合理制定补偿机制 | 第58-59页 |
5.1.1 引入服务绩效评价,发挥补偿机制的激励作用 | 第58页 |
5.1.2 完善补偿资金的测算及分配方案 | 第58-59页 |
5.2 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加大财政补贴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 第59-61页 |
5.2.1 强化政府监督主体职责,合理安排财政补贴政策 | 第60页 |
5.2.2 加大财政补贴投入 | 第60页 |
5.2.3 重视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的投资 | 第60-61页 |
5.3 健全立法执法,保障邮政专营权 | 第61-62页 |
5.4 加快建立普遍服务基金 | 第62页 |
5.5 对高成本区低收入用邮人群进行定向补贴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