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声波通信及其应用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页 |
1.2 声波通信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1 声波通信的发展 | 第17-18页 |
1.2.2 声波通信应用 | 第18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声波通信相关技术 | 第21-30页 |
2.1 傅立叶变换 | 第21-22页 |
2.1.1 离散傅立叶变换 | 第21页 |
2.1.2 快速傅立叶算法 | 第21-22页 |
2.2 常见窗函数 | 第22-23页 |
2.2.1 矩形窗函数 | 第22页 |
2.2.2 三角窗函数 | 第22-23页 |
2.2.3 汉宁窗函数 | 第23页 |
2.2.4 海明窗函数 | 第23页 |
2.3 椭圆球面波 | 第23-24页 |
2.4 脉冲编码调制 | 第24-25页 |
2.5 CRC&RS码 | 第25-26页 |
2.5.1 CRC码 | 第25页 |
2.5.2 RS码 | 第25-26页 |
2.6 声波基频提取方法 | 第26-29页 |
2.6.1 时域方法 | 第26-27页 |
2.6.2 频域方法 | 第27-28页 |
2.6.3 时频混合域法 | 第28-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非平稳噪声频率特性的声波数据提取算法 | 第30-39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椭球波的设计 | 第30-31页 |
3.3 FFT窗函数 | 第31页 |
3.4 码字、频率、FFT频率点 | 第31-33页 |
3.4.1 码字/频率对应表 | 第31-32页 |
3.4.2 频率与FFT频率点 | 第32-33页 |
3.5 SEA算法 | 第33-36页 |
3.5.1 非平稳噪声的频率特性 | 第33-34页 |
3.5.2 算法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3.5.3 算法描述 | 第35-36页 |
3.5.4 算法的抗干扰分析 | 第36页 |
3.6 实验 | 第36-38页 |
3.6.1 嘈杂环境下的识别率 | 第36-37页 |
3.6.2 一般环境下的识别率 | 第37页 |
3.6.3 识别率与音量和距离的关系 | 第37-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手机声波通信的门禁系统的设计 | 第39-48页 |
4.1 系统概述 | 第39-40页 |
4.1.1 系统简介 | 第39页 |
4.1.2 系统特色 | 第39-40页 |
4.2 系统组成 | 第40页 |
4.3 声波通信系统 | 第40-41页 |
4.4 系统架构 | 第41页 |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1-47页 |
4.5.1 声波播放 | 第42-43页 |
4.5.2 数据编码 | 第43-45页 |
4.5.3 声波产生 | 第45页 |
4.5.4 声波接收 | 第45-46页 |
4.5.5 声波数据提取 | 第46页 |
4.5.6 数据管理 | 第46页 |
4.5.7 驱动模块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48-65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8页 |
5.2 手机发送端 | 第48-53页 |
5.2.1 数据编码实现 | 第49-51页 |
5.2.2 声波产生 | 第51-53页 |
5.3 声波接收端 | 第53-59页 |
5.3.1 声波接收 | 第54-55页 |
5.3.2 数据管理 | 第55-57页 |
5.3.3 驱动模块 | 第57-59页 |
5.4 系统测试 | 第59-64页 |
5.4.1 数据录入 | 第60-63页 |
5.4.2 系统功能及系统响应时间测试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总结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