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锅炉及燃烧系统论文

东方二次再热锅炉再热面受热匹配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二次再热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国内二次再热技术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5页
2 东锅二次再热机组锅炉炉型及传热特性分析第15-23页
    2.1 东锅二次再热机组炉型特性第15-17页
        2.1.1 炉型一第15页
        2.1.2 炉型二第15-16页
        2.1.3 炉型三第16-17页
    2.2 东锅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开发技术基础第17-19页
    2.3 东锅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传热特性第19-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3页
3 东锅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再热受热匹配特性第23-39页
    3.1 一/二次再热受热面布置位置原则第23-27页
        3.1.1 一次再热受热面布置位置原则第23-24页
        3.1.2 二次再热受热面布置位置原则第24-27页
    3.2 二次再热受热面布置位置和受热面匹配特性第27-30页
        3.2.1 二次再热锅炉在负荷变化时吸热比例变化对比第27-28页
        3.2.2 负荷变化时吸热比例变化分析:第28页
        3.2.3 二次再热受热面布置位置和受热面匹配特性第28-30页
    3.3 影响一/二次再热受热面匹配特性主要因素第30-37页
        3.3.1 压力选择第30-33页
        3.3.2 温度选择第33-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东锅二次再热锅炉的调温方式及对受热匹配特性影响第39-61页
    4.1 蒸汽温度调节的基本要求第39页
    4.2 过热汽温调节方式第39-40页
    4.3 再热汽温调节方式第40-58页
        4.3.1 采用喷水减温调节再热蒸汽调温度第40页
        4.3.2 采用燃烧器摆动调节再热蒸汽调温度第40-42页
        4.3.3 采用再热蒸汽旁通调节再热蒸汽温度第42-44页
        4.3.4 采用尾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蒸汽温度第44-54页
        4.3.5 采用烟气再循环调节再热蒸汽温度第54-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1页
5 东锅二次再热锅炉实施示例第61-83页
    5.1 东锅 1000MW二次再热锅炉实施示例第61-68页
        5.1.1 惠来电厂 1000MW锅炉性能参数及总体布置第61-64页
        5.1.2 惠来电厂 1000MW锅炉汽水流程”第64-66页
        5.1.3 惠来电厂 1000MW燃烧设备第66-67页
        5.1.4 惠来电厂 1000MW再热蒸汽调温方式第67-68页
    5.2 东锅 660MW二次再热锅炉实施示例第68-81页
        5.2.1 蚌埠电厂 660MW二次再热锅炉实施示例第68-75页
        5.2.2 罗源湾电厂 660MW二次再热锅炉实施示例第75-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3页
6 结论及展望第83-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树花化学成分分析、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筛选
下一篇:改性中间相碳微球的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