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输层的P2P流量识别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背景介绍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9-11页 |
第二章 P2P技术综述 | 第11-21页 |
·P2P网络的定义 | 第11-12页 |
·P2P网络结构 | 第12-15页 |
·集中式P2P网络 | 第12-13页 |
·完全分布式非结构化P2P网络 | 第13-14页 |
·完全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 | 第14-15页 |
·混合式P2P网络 | 第15页 |
·P2P网络和传统网络的对比 | 第15-17页 |
·P2P技术的特点 | 第17-18页 |
·P2P流量特征及危害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基于连接模式P2P流量识别的介绍 | 第21-31页 |
·PTP方法介绍 | 第21-24页 |
·启发机制 | 第21-23页 |
·过滤机制 | 第23-24页 |
·BLINC方法介绍 | 第24-29页 |
·社会级连接特征 | 第24-25页 |
·功能级连接特征 | 第25-26页 |
·应用级连接特征 | 第26-27页 |
·BLINC方法启发式规则集 | 第27-29页 |
·现有识别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基于连接模式P2P流量识别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41页 |
·基于连接模式方法的概述 | 第31页 |
·算法描述 | 第31-35页 |
·形式化描述 | 第31-33页 |
·算法流程 | 第33-35页 |
·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实验环境 | 第35页 |
·数据源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36页 |
·实验性能分析 | 第36-39页 |
·漏判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误判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流量识别中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第41-51页 |
·数据挖掘简介 | 第41-42页 |
·数据挖掘技术在P2P流量识别中介绍 | 第42-43页 |
·聚类算法介绍 | 第43-45页 |
·K-means算法 | 第43-44页 |
·DBSCAN算法 | 第44页 |
·EM算法 | 第44-45页 |
·K-mesns算法并行化分析 | 第45-47页 |
·OpenMP技术介绍 | 第45-46页 |
·并行K-means算法 | 第46-47页 |
·实验设计 | 第47-48页 |
·实验环境 | 第47-48页 |
·数据选择 | 第48页 |
·实验描述 | 第48页 |
·实验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