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低水位运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水文与径流分析 | 第10-19页 |
2.1 流域概况 | 第10页 |
2.2 气候特性 | 第10-13页 |
2.3 水文基本资料 | 第13-15页 |
2.3.1 流域水文测验概况 | 第13-15页 |
2.3.2 水文资料整编及复核 | 第15页 |
2.4 径流 | 第15-19页 |
2.4.1 径流还原 | 第15-16页 |
2.4.2 径流特性 | 第16-17页 |
2.4.3 年径流频率计算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水库冲淤计算分析 | 第19-22页 |
3.1 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3.2 计算条件 | 第20页 |
3.3 计算结果 | 第20-2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大坝应力与横缝开度分析 | 第22-33页 |
4.1 坝体应力分析 | 第22-27页 |
4.1.1 代表工况应力分析 | 第22-26页 |
4.1.2 应力敏感性分析 | 第26-27页 |
4.2 横缝开度分析 | 第27-32页 |
4.2.1 测缝计的初始值选取 | 第28页 |
4.2.2 缝面接触状态统计分析 | 第28-31页 |
4.2.3 缝面接触状态回归分析 | 第31-3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水轮机运行分析 | 第33-41页 |
5.1 水轮机设计运行条件 | 第33-34页 |
5.1.1 水轮机设计运行条件 | 第33-34页 |
5.1.2 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见图5-1) | 第34页 |
5.2 进水口淹没深度分析 | 第34-35页 |
5.2.1 淹没深度计算 | 第35页 |
5.2.2 淹没深度比较 | 第35页 |
5.3 水头条件分析 | 第35-37页 |
5.3.1 最小水头对比 | 第36页 |
5.3.2 最小水头水库水位 | 第36-37页 |
5.4 水轮机低水头运行分析 | 第37-40页 |
5.4.1 能量指标 | 第37-38页 |
5.4.2 空蚀特性 | 第38页 |
5.4.3 运行稳定性 | 第38-4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六章 动能经济分析 | 第41-53页 |
6.1 分析依据 | 第41-42页 |
6.2 各水位方案能量指标计算 | 第42-46页 |
6.2.1 水库调度图绘制 | 第42-46页 |
6.2.2 水库调度规则 | 第46页 |
6.2.3 能量指标分析 | 第46页 |
6.3 有效电量分析 | 第46-49页 |
6.3.1 电力电量平衡 | 第46-48页 |
6.3.2 有效电量 | 第48-49页 |
6.4 各水位方案发电收入分析 | 第49-51页 |
6.4.1 丰、枯期和峰、谷时段电价 | 第49-50页 |
6.4.2 水位方案发电收入 | 第50-51页 |
6.4.3 各水位方案发电收入分析 | 第5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3-5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7.2 建议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