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地震波有限差分模拟及逆时偏移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地震波基本理论 | 第19-40页 |
2.1 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 | 第19-21页 |
2.1.1 位移与应力关系 | 第19-20页 |
2.1.2 应变与位移关系 | 第20页 |
2.1.3 应力与应变关系 | 第20-21页 |
2.1.4 各向同性介质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 | 第21页 |
2.2 粘弹性介质中的粘弹性波方程 | 第21-25页 |
2.2.1 各向同性Kelvin介质一阶速度-应力粘弹性波方程 | 第22-23页 |
2.2.2 各向同性Boltzmann介质一阶速度-应力粘弹性波方程 | 第23-25页 |
2.3 各向同性双相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 | 第25-29页 |
2.3.1 Biot双相介质位移与应力关系 | 第26页 |
2.3.2 Biot双相介质应变与位移关系 | 第26-27页 |
2.3.3 Biot双相介质应力与应变关系 | 第27页 |
2.3.4 各向同性双相介质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 | 第27-29页 |
2.4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 | 第29-40页 |
2.4.1 各向异性介质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第29页 |
2.4.2 各向异性介质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 | 第29页 |
2.4.3 应力,应变与弹性矩阵的坐标变换 | 第29-32页 |
2.4.4 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 | 第32-35页 |
2.4.5 常见的各向异性介质 | 第35-37页 |
2.4.6 表征TI介质的Thomsen参数 | 第37-38页 |
2.4.7 TI介质的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地震波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数值模拟 | 第40-76页 |
3.1 时间和空间上的高阶差分近似 | 第40-44页 |
3.1.1 时间上的2M阶差分近似 | 第41-42页 |
3.1.2 空间上的2N阶差分近似 | 第42-44页 |
3.2 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格式 | 第44-50页 |
3.2.1 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格式 | 第44-45页 |
3.2.2 粘弹介质中的粘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格式 | 第45-47页 |
3.2.3 Biot双相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格式 | 第47-49页 |
3.2.4 TI介质中的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格式 | 第49-50页 |
3.3 数值模拟中的几个问题 | 第50-56页 |
3.3.1 震源 | 第50页 |
3.3.2 边界条件 | 第50-54页 |
3.3.3 稳定性条件 | 第54-55页 |
3.3.4 数值频散问题 | 第55-56页 |
3.4 模型试算及波场分析 | 第56-76页 |
3.4.1 各向同性介质模型试算 | 第56-62页 |
3.4.2 粘弹介质模型试算 | 第62-64页 |
3.4.3 Biot双相介质模型试算 | 第64-70页 |
3.4.4 TI介质模型试算 | 第70-76页 |
第四章 叠前逆时偏移 | 第76-104页 |
4.1 弹性波叠前逆时偏移原理 | 第76-80页 |
4.1.1 震源波场的正演模拟 | 第79页 |
4.1.2 接收波场的逆时外推 | 第79-80页 |
4.1.3 成像条件的应用 | 第80页 |
4.2 逆时偏移成像条件 | 第80-83页 |
4.2.1 激发时间成像条件 | 第80-81页 |
4.2.2 互相关成像条件 | 第81-82页 |
4.2.3 上下行波振幅比成像条件 | 第82页 |
4.2.4 成像条件的比较分析 | 第82-83页 |
4.3 逆时偏移假象的消除 | 第83-86页 |
4.3.1 预处理 | 第83-84页 |
4.3.2 优化成像条件 | 第84-85页 |
4.3.3 成像剖面滤波 | 第85-86页 |
4.4 弹性波叠前逆时偏移模型试算 | 第86-104页 |
4.4.1 绕射点模型 | 第86-88页 |
4.4.2 水平层状模型 | 第88-90页 |
4.4.3 断层模型 | 第90-94页 |
4.4.4 金属矿模型 | 第94-99页 |
4.4.5 VTI介质断层模型 | 第99-101页 |
4.4.6 TTI介质断层模型 | 第101-104页 |
结论 | 第10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