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刑事责任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环境刑事责任的概述 | 第11-20页 |
一、刑事责任理论 | 第11-15页 |
(一) 刑事责任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刑事责任的特征 | 第12页 |
(三) 刑事责任的根据 | 第12-14页 |
(四) 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 | 第14-15页 |
二、环境刑事责任理论 | 第15-20页 |
(一) 环境刑事责任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环境刑事责任的特点 | 第16页 |
(三) 可持续发展观是环境刑事责任的一项原则 | 第16-18页 |
(四) 环境刑事责任的根据 | 第18-20页 |
第二章国外环境刑事责任规定的简介和借鉴 | 第20-26页 |
一、国外关于环境刑事责任规定的简介 | 第20-23页 |
(一) 英国环境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0页 |
(二) 美国环境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0-21页 |
(三) 德国环境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1-22页 |
(四) 日本环境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2-23页 |
二、我国对国外环境刑事责任的借鉴 | 第23-26页 |
(一) 主观过失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 第23-24页 |
(二) 辩护事由 | 第24页 |
(三) 法人负刑事责任 | 第24-25页 |
(四) 责任承担方式多样性 | 第25页 |
(五) 实行因果关系的推定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环境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6-31页 |
一、现行刑法关于环境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6-28页 |
二、我国环境刑事责任的现状 | 第28-29页 |
三、我国环境刑事责任存在的缺陷 | 第29-31页 |
(一) 环境犯罪主体规定的缺陷 | 第29-30页 |
(二) 罪过方面上的缺陷 | 第30页 |
(三) 环境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上的缺陷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环境刑事责任的思考 | 第31-39页 |
一、环境刑事责任的制定目的的转变 | 第31页 |
二、明确环境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 | 第31-32页 |
三、过失犯罪的规定 | 第32页 |
四、危险犯的规定 | 第32-33页 |
五、责任承担方式的多样性 | 第33-39页 |
(一) 以刑罚承担的刑事责任 | 第33-37页 |
(二) 非刑罚措施承担的刑事责任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