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直流变换器的分类 | 第11-12页 |
1.3 软开关技术 | 第12-17页 |
1.3.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 | 第12-15页 |
1.3.2 软开关技术的分类 | 第15-16页 |
1.3.3 软开关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1.4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 第17-23页 |
1.4.1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提出 | 第17-20页 |
1.4.2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分类 | 第20-22页 |
1.4.3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 | 第22-23页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第2章 软开关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发展 | 第25-53页 |
2.0 基本控制方式下的半桥TL变换器分析 | 第25-26页 |
2.1 控制策略分析 | 第26-28页 |
2.2 零电压开关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 第28-34页 |
2.2.1 基本工作方式 | 第28-29页 |
2.2.2 ZVS实现的条件 | 第29-30页 |
2.2.3 零状态时原边环流损耗分析 | 第30-32页 |
2.2.4 占空比丢失 | 第32-33页 |
2.2.5 整流二极管电压应力问题 | 第33-34页 |
2.3 改进型ZVS TL直流变换器 | 第34-43页 |
2.3.1 利用原边辅助电路 | 第34-39页 |
2.3.2 利用副边辅助电感 | 第39-43页 |
2.4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 第43-51页 |
2.4.1 常规零电压零电流(ZVZCS)TL变换器 | 第43-45页 |
2.4.2 原边辅助型ZVZCS TL变换器 | 第45-48页 |
2.4.3 副边辅助型ZVZCS TL变换器 | 第48-51页 |
2.5 其他软开关桥式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 第51-52页 |
2.5.1 谐振型三电平变换器 | 第51页 |
2.5.2 多桥臂ZVZCS三电平变换器 | 第51-5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基于输出耦合电感的新型零电压零电流开关三电平变换器 | 第53-89页 |
3.1 主电路拓扑 | 第53-54页 |
3.2 控制策略 | 第54-59页 |
3.3 稳态工作原理分析 | 第59-67页 |
3.4 理论分析 | 第67-82页 |
3.4.1 电压应力 | 第67-69页 |
3.4.2 电流应力 | 第69-72页 |
3.4.3 输出电压特性 | 第72-73页 |
3.4.4 占空比丢失 | 第73-74页 |
3.4.5 超前管ZVS实现条件 | 第74-75页 |
3.4.6 滞后管软开关实现条件 | 第75-77页 |
3.4.7 最大有效占空比 | 第77页 |
3.4.8 抽头电感变比的设计规则 | 第77-79页 |
3.4.9 环流损耗分析 | 第79-81页 |
3.4.10 飞跨电容的影响 | 第81页 |
3.4.11 改进的措施 | 第81-82页 |
3.5 设计举例 | 第82-87页 |
3.5.1 变压器匝比的确定 | 第82页 |
3.5.2 抽头变比的选择及电感值的确定 | 第82-84页 |
3.5.3 超前管并联电容的选择 | 第84-85页 |
3.5.4 其他器件的选择 | 第85-8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4章 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89-111页 |
4.1 仿真平台PSpice软件介绍 | 第89-90页 |
4.2 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90-95页 |
4.2.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90-92页 |
4.2.2 开关驱动信号 | 第92-94页 |
4.2.3 稳态工作模式验证 | 第94-95页 |
4.3 软开关波形分析 | 第95-102页 |
4.3.1 额定负载时功率开关管波形分析 | 第95-97页 |
4.3.2 轻负载时功率开关管开关波形分析 | 第97-99页 |
4.3.3 副边二极管的开关波形分析 | 第99-102页 |
4.4 变换器理论特性仿真验证 | 第102-105页 |
4.4.1 开关管的电流应力 | 第102-103页 |
4.4.2 D_f的电压应力验证 | 第103-104页 |
4.4.3 输出电压特性验证 | 第104-105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5-109页 |
4.5.1 开关管开关波形分析 | 第106-107页 |
4.5.2 理论特性实验验证 | 第107-10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5.1 总结 | 第111页 |
5.2 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