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

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的关联性分析--以IT企业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第11-15页
     ·选题背景第11-13页
     ·研究对象第13-15页
       ·我国IT业发展现状分析第13-14页
       ·选择IT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第14-15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8页
     ·理论意义第16-17页
     ·现实意义第17-18页
2. 文献探讨第18-40页
   ·工作压力研究综述第18-30页
     ·工作压力的定义第19-22页
       ·基于刺激层面——刺激类定义第19-20页
       ·基于反应层面——反应类定义第20-21页
       ·基于反应与刺激两者交互作用过程——交互作用类定义第21-22页
     ·工作压力理论第22-26页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第23-24页
       ·工作需求控制模式理论第24页
       ·交互作用理论第24-26页
     ·工作压力理论研究框架第26-28页
       ·密歇根研究框架第26-27页
       ·OSI工作压力测量研究框架第27-28页
     ·工作压力源研究综述第28-30页
   ·离职意愿理论研究综述第30-33页
     ·离职与离职意愿第30-31页
     ·离职理论模型第31-33页
       ·Mobley离职模型第31-32页
       ·Price离职模型第32-33页
   ·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关系研究现状与评述第33-40页
     ·工作压力与离职理论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第33-34页
     ·工作压力与离职理论关系的研究第34-36页
     ·中间变量的探索第36-40页
       ·缓冲变量与中介变量第36-38页
       ·中间变量的选择第38-40页
3. 研究设计第40-45页
   ·研究流程第40-41页
   ·研究框架第41-43页
     ·研究模型第41-42页
     ·研究假设第42-43页
   ·问卷设计第43-45页
4. 数据预处理与分析第45-55页
   ·被试第45-46页
   ·结果分析第46-55页
     ·项目分析第46-50页
     ·问卷效度检验第50-54页
       ·问卷数据适用性检验第50-51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51-54页
     ·问卷信度检验第54-55页
5. 数据正式处理与分析第55-74页
   ·被试第55-56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6-58页
     ·工作压力源的描述性统计第56-57页
     ·组织支持感的描述性统计第57-58页
     ·离职意愿的描述性统计第58页
   ·人口统计量对各变量的调节作用分析第58-63页
     ·人口统计量对工作压力源的调节作用分析第59-61页
     ·人口统计量对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分析第61-62页
     ·人口统计量对离职意愿的调节作用分析第62-63页
   ·相关分析第63-66页
     ·总体相关关系分析第64页
     ·维度相关关系分析第64-65页
     ·工作压力源各维度与组织支持感相关关系分析第65页
     ·工作压力源各维度与离职意愿相关关系分析第65-66页
   ·回归分析第66-70页
     ·工作压力源对离职意愿的回归第67-68页
     ·工作压力源对组织支持感的回归第68-69页
     ·组织支持感对离职意愿的回归第69-70页
   ·中间变量检验第70-74页
     ·缓冲效应验证第70-72页
     ·中介效应验证第72-74页
6. 结论与建议第74-83页
   ·结论第74-77页
   ·管理建议第77-81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81-83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81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附录第87-94页
后记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期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一个多中心自主补偿的分析框架
下一篇:四川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