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8-9页 |
1.4 论文工作 | 第9-10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 第12-21页 |
2.1 进程和线程 | 第12-15页 |
2.1.1 进程 | 第12-13页 |
2.1.2 线程 | 第13-14页 |
2.1.3 线程池 | 第14-15页 |
2.2 队列和链表 | 第15-16页 |
2.2.1 队列 | 第15-16页 |
2.2.2 链表 | 第16页 |
2.3 socket 通信 | 第16-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高并发通信机制研究 | 第21-29页 |
3.1 基于 IOCP 模型实现服务器的高并发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3.2 基于事件的 NIO 多线程高并发服务器模型 | 第23-24页 |
3.3 基于线程池的高并发通信系统 | 第24-26页 |
3.4 基于负载均衡技术实现服务器高并发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面向数字作品交易系统的高并发通信机制设计 | 第29-43页 |
4.1 数字作品交易系统介绍 | 第29-30页 |
4.2 高并发通信机制模型框架 | 第30-34页 |
4.3 系统应用代理服务器的设计 | 第34-38页 |
4.3.1 系统应用代理服务器架构 | 第34-36页 |
4.3.2 数据包 | 第36-37页 |
4.3.3 模块工作流程 | 第37-38页 |
4.4 数据处理服务器的设计 | 第38-41页 |
4.4.1 数据处理服务器架构 | 第38-40页 |
4.4.2 模块工作流程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面向数字作品交易系统的高并发通信机制实现 | 第43-59页 |
5.1 系统应用代理服务器的实现 | 第43-48页 |
5.1.1 数据结构的定义 | 第43页 |
5.1.2 封装数据包 | 第43-44页 |
5.1.3 发送数据 | 第44-45页 |
5.1.4 接收返回数据 | 第45-46页 |
5.1.5 监听 TCP 连接 | 第46-48页 |
5.2 数据处理服务器的实现 | 第48-54页 |
5.2.1 监听连接请求 | 第48页 |
5.2.2 接收数据 | 第48-50页 |
5.2.3 解析数据包 | 第50-51页 |
5.2.4 管理线程 | 第51-54页 |
5.3 性能测试分析 | 第54-57页 |
5.3.1 测试环境 | 第54-55页 |
5.3.2 测试分析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