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5页 |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9页 |
一、各国议会的发展趋势——委员会化 | 第8-9页 |
二、美国国会委员会的独特模式及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三、文献综述:理性选择视野下的三种理想类型及评述 | 第11-17页 |
四、本文的研究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分权中的熔权——美国国会委员会的熔权功能 | 第19-25页 |
一、分权与熔权——从结构到功能 | 第19-21页 |
(一) 结构——分权制与熔权制 | 第19-20页 |
(二) 功能——分权中的熔权 | 第20-21页 |
二、分权制下的熔权需求——美国分权体制的基本矛盾 | 第21-22页 |
三、第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政党 | 第22-24页 |
四、替代途径——委员会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分权中的国会悖论——委员会“大”“小”之争(1789-1809) | 第25-32页 |
一、大委员会的初胜——全院委员会 | 第25-27页 |
二、最后的赢家?——行政部门、全院委员会、还是小委员会? | 第27-30页 |
(一) 立法机关的行政“看门人” | 第27-28页 |
(二) 全院委员会模式 | 第28-29页 |
(三) 小委员会的崛起 | 第29-30页 |
三、昙花一现——“议行合一”的杰斐逊执政模式(1801-1809)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从观念到制度:常设委员会角色的质变(1810-1828) | 第32-37页 |
一、从“平等”到“效率”——国会认知的变化 | 第32-33页 |
二、制度上的质变 | 第33-37页 |
第四章 . 分裂与联合:众议院委员会的变与常 | 第37-46页 |
一、亨利·克莱、1812对英战争与战争驱动的委员会发展 | 第38-40页 |
二、“中间地带”的委员会:17届国会与派系分配 | 第40-44页 |
(一) 派系争斗与议长变更 | 第41-42页 |
(二) 1822年众议院规程修改与委员会的强化 | 第42-44页 |
三、在分权与熔权之间:新两党体系与众议院委员会 | 第44-46页 |
(一) 1824到1828年,新两党体系的初步形成 | 第44-45页 |
(二) 20届国会与多数党领导下的委员会 | 第45-46页 |
第五章 . 众议院委员会的双重功能 | 第46-51页 |
一、三种委员会理论与委员会的双重功能 | 第47-49页 |
(一) 委员会分权功能与信息理论 | 第47-48页 |
(二) 委员会熔权功能与分配理论和政党工具理论 | 第48-49页 |
二、部门关系、多数党与委员会的双重功能 | 第49-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