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中合作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认知无线电概述 | 第13-16页 |
1.2.1 认知无线电的定义 | 第13-15页 |
1.2.2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 第15-16页 |
1.3 认知无线电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频谱感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2章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23页 |
2.2 频谱检测技术系统模型 | 第23-24页 |
2.3 基于发射端检测算法 | 第24-28页 |
2.3.1 匹配滤波器检测 | 第24-26页 |
2.3.2 能量检测 | 第26页 |
2.3.3 循环平稳特性检测 | 第26-27页 |
2.3.4 单节点检测技术比较 | 第27-28页 |
2.4 基于接收端检测算法 | 第28-29页 |
2.4.1 本振泄露检测 | 第28-29页 |
2.4.2 干扰温度检测 | 第29页 |
2.5 主用户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比较 | 第29-30页 |
2.6 合作频谱检测技术 | 第30-33页 |
2.6.1 硬判决信息融合检测 | 第31-32页 |
2.6.2 软判决信息融合检测 | 第32-33页 |
2.7 单节点检测技术和合作检测技术比较 | 第33-3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一种改进的优化检测门限的合作检测算法 | 第35-46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信号模型和问题阐述 | 第36-39页 |
3.2.1 信号模型 | 第36-38页 |
3.2.2 问题阐述 | 第38-39页 |
3.3 解决方案 | 第39-41页 |
3.3.1 两个认知用户的情况 | 第39-40页 |
3.3.2 多个认知用户的情况 | 第40-41页 |
3.4 实验仿真 | 第41-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基于多速率采样的宽带合作频谱感知方法 | 第46-54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信号建模以及多速率合作检测算法 | 第47-50页 |
4.2.1 信号模型 | 第47-49页 |
4.2.2 多速率合作检测算法 | 第49-50页 |
4.3 实验仿真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学术科研活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