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化集团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网络信息安全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1.3 企业应注意的网络信息安全 | 第12-13页 |
1.3.1 信息安全在企业的表现 | 第12-13页 |
1.3.2 企业网络管理及策略 | 第13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3-16页 |
1.4.1 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山东海化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技术 | 第16-28页 |
2.1 网络安全模型 | 第16-17页 |
2.2 现代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 第17-20页 |
2.2.1 数据加密技术 | 第17-18页 |
2.2.2 数字签名技术 | 第18-19页 |
2.2.3 报文鉴别技术 | 第19页 |
2.2.4 访问控制列表技术 | 第19-20页 |
2.2.5 身份认证技术 | 第20页 |
2.3 防火墙技术 | 第20-21页 |
2.4 入侵检测技术 | 第21-22页 |
2.4.1 基本策略 | 第21页 |
2.4.2 技术分类 | 第21-22页 |
2.5 现代企业网络结构与应用模式 | 第22-26页 |
2.5.1 企业网络结构模式 | 第22-24页 |
2.5.2 企业网络应用模式 | 第24-26页 |
2.6 现代企业信息安全风险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山东海化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38页 |
3.1 山东海化网络信息安全系统需求与设计原则 | 第28-30页 |
3.1.1 山东海化网络信息安全系统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3.1.2 山东海化网络信息安全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3.2 山东海化计算机网络基本设计 | 第30-34页 |
3.2.1 网络拓扑结构 | 第30页 |
3.2.2 网络应用 | 第30-31页 |
3.2.3 网络防病毒 | 第31页 |
3.2.4 数据库安全 | 第31-34页 |
3.3 山东海化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流程 | 第34-35页 |
3.4 山东海化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 第35-37页 |
3.4.1 设计思想 | 第35页 |
3.4.2 系统结构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山东海化网络信息安全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 | 第38-62页 |
4.1 系统的开发环境与项目结构 | 第38-43页 |
4.1.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38-39页 |
4.1.2 项目软件架构实现 | 第39-41页 |
4.1.3 网络安全软件框架 | 第41-43页 |
4.2 山东海化入侵检测系统各子模块实现 | 第43-58页 |
4.2.1 数据采集部分的实现 | 第43-46页 |
4.2.2 辅助决策部分的实现 | 第46-48页 |
4.2.3 数据预处理部分的实现 | 第48-53页 |
4.2.4 分类器生成部分的实现 | 第53-56页 |
4.2.5 检测引擎部分的实现 | 第56-57页 |
4.2.6 入侵检测响应控制的实现 | 第57-58页 |
4.3 山东海化入侵检测系统编程技巧 | 第58-61页 |
4.3.1 系统登录防护技术 | 第58-60页 |
4.3.2 系统管理员功能实现技术 | 第60-61页 |
4.3.3 系统关键数据的加密保护 | 第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2-68页 |
5.1 测试条件准备 | 第62-64页 |
5.1.1 实验环境 | 第62页 |
5.1.2 模拟攻击实验 | 第62-64页 |
5.1.3 数据准备 | 第64页 |
5.2 建立分类器的方法 | 第64页 |
5.3 实验测试与分析 | 第64-67页 |
5.3.1 已知类型数据入侵检测能力测试 | 第64-65页 |
5.3.2 不明类型数据入侵检测能力测试 | 第65-66页 |
5.3.3 数据分流影响测试 | 第66页 |
5.3.4 入侵程序异常轨迹测试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