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5-1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 第15-16页 |
2.2 血清学指标测定 | 第16页 |
2.3 图像采集和VVI分析 | 第16-17页 |
2.3.1 采集二维颈总动脉图像及IMT测量 | 第16-17页 |
2.3.2 VVl分析 | 第17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结果 | 第18-24页 |
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18页 |
2 血清学指标比较 | 第18页 |
3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 | 第18页 |
4 颈动脉短轴VVI特点 | 第18-19页 |
5 两组间VVI结果比较 | 第19-21页 |
5.1 组间收缩期最大速度比较 | 第19-20页 |
5.2 组间收缩期最大应变比较 | 第20-21页 |
5.3 组间各壁应变率比较 | 第21页 |
6 组内VVI结果比较 | 第21-22页 |
6.1 组内各壁运动速度比较 | 第21页 |
6.2 组内各壁应变、应变率比较 | 第21-22页 |
7 颈动脉应变率与MS各组分的相关分析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34页 |
1 关于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 | 第24-25页 |
2 关于研究方向的确立 | 第25-26页 |
3 关于研究指标的选定 | 第26-28页 |
3.1 正常动脉结构 | 第26页 |
3.2 IMT的临床价值及检测部位 | 第26-27页 |
3.3 动脉弹性指标评价方法的选用 | 第27-28页 |
4 关于本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28-32页 |
4.1 MS颈动脉结构改变 | 第28页 |
4.2 MS颈动脉运动特点 | 第28页 |
4.3 MS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 | 第28-29页 |
4.4 MS各组分与动脉弹性指标相关分析 | 第29-32页 |
4.4.1 年龄 | 第29-30页 |
4.4.2 肥胖 | 第30-31页 |
4.4.3 高血压 | 第31页 |
4.4.4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糖 | 第31-32页 |
4.4.5 脂质代谢紊乱 | 第32页 |
5 VVI技术的优势 | 第32-33页 |
6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0-41页 |
综述 | 第41-5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