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流程工业及其特点 | 第13-14页 |
1.1.2 石油化学工业的特点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生产调度优化方法 | 第15-16页 |
1.2.2 炼油生产计划与调度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3 可调度性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炼油企业生产过程及问题分析 | 第22-27页 |
2.1 炼油企业生产过程的描述 | 第22-25页 |
2.1.1 原油处理及加工过程 | 第22-23页 |
2.1.2 原油一次加工过程 | 第23页 |
2.1.3 约束条件 | 第23-25页 |
2.2 原油一次加工过程的分析研究 | 第25-26页 |
2.2.1 问题的描述 | 第25页 |
2.2.2 复杂性分析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炼油系统的可调度性分析 | 第27-37页 |
3.1 可调度性定义 | 第27页 |
3.2 问题描述 | 第27-28页 |
3.3 参数说明 | 第28页 |
3.4 K个蒸馏塔与2K+1个储油罐可调度性分析 | 第28-32页 |
3.4.1 两个蒸馏塔和五个储油罐 | 第29-30页 |
3.4.2 三个蒸馏塔和七个储油罐 | 第30-31页 |
3.4.3 可调度性条件的总结 | 第31-32页 |
3.5 K个蒸馏塔与2K个储油罐可调度性分析 | 第32-36页 |
3.5.1 两个蒸馏塔和四个储油罐 | 第32-33页 |
3.5.2 三个蒸馏塔和六个储油罐 | 第33-35页 |
3.5.3 可调度性条件的总结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37-44页 |
4.1 系统仿真分类 | 第37-40页 |
4.1.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 第37-39页 |
4.1.2 连续生产系统仿真 | 第39-40页 |
4.1.3 混合系统仿真 | 第40页 |
4.2 系统的仿真建模 | 第40-43页 |
4.2.1 系统定义 | 第40-41页 |
4.2.2 描述变量 | 第41-42页 |
4.2.3 系统评价指标 | 第42-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eM-Plant炼油生产计划可调度性仿真 | 第44-61页 |
5.1 仿真模型建立思路 | 第44页 |
5.2 仿真模型建模原则 | 第44-45页 |
5.3 K个蒸馏塔与2K+1个储油罐的仿真 | 第45-53页 |
5.3.1 仿真模型问题描述 | 第45-46页 |
5.3.2 仿真模型的结构 | 第46-47页 |
5.3.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7-52页 |
5.3.4 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52-53页 |
5.4 K个蒸馏塔与2K个储油罐的仿真 | 第53-60页 |
5.4.1 仿真模型问题描述 | 第53-54页 |
5.4.2 仿真模型的结构 | 第54-55页 |
5.4.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5-59页 |
5.4.4 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