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中大径板桂林培育的密度效应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肉桂人工林经营培育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林木大中径材培育现状 | 第12-14页 |
1.3.3 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4 密度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 第15页 |
1.3.5 密度对林分土壤因子的影响 | 第15-16页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6-25页 |
2.1 试验区概况 | 第16-17页 |
2.1.1 地理概况 | 第16页 |
2.1.2 气候概况 | 第16-17页 |
2.1.3 土壤概况 | 第17页 |
2.1.4 林分概况 | 第17页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2.2.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2.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2.3.1 间伐方法 | 第20页 |
2.3.2 样地设置 | 第20页 |
2.3.3 桂皮产量预估模型的拟合 | 第20-21页 |
2.3.4 模型的检验 | 第21页 |
2.3.5 林分因子调查 | 第21-22页 |
2.3.6 生物量测定 | 第22-23页 |
2.3.7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3页 |
2.3.8 枯落物层调查测定 | 第23-25页 |
2.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55页 |
3.1 鲜桂皮产量的预估模型 | 第25-32页 |
3.1.1 林分因子与单株产量相关性 | 第26-27页 |
3.1.2 单株桂皮产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 第27-28页 |
3.1.3 鲜桂皮产量的对数回归模型 | 第28页 |
3.1.4 鲜桂皮产量的指数回归模型 | 第28页 |
3.1.5 鲜桂皮产量的幂函数回归模型 | 第28-29页 |
3.1.6 鲜桂皮产量的多项式回归模型 | 第29-30页 |
3.1.7 模型评价与适应性检验 | 第30-31页 |
3.1.8 小结 | 第31-32页 |
3.2 密度对单株鲜重产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3.3 林分结构的密度效应 | 第35-44页 |
3.3.1 密度对树高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2 密度对胸径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3 密度对皮厚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4 小结 | 第43-44页 |
3.4 林分生物量的密度效应 | 第44-50页 |
3.4.1 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3.4.2 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对密度的响应 | 第45-47页 |
3.4.3 密度对不同径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4 小结 | 第49-50页 |
3.5 土壤、地被物的养分特征对密度的响应 | 第50-55页 |
3.5.1 密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2 密度对地被物养分含量及蓄积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3.5.3 密度对地被物持水量及拦蓄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3.5.4 小结 | 第5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