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0-14页
        一、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第10-12页
        二、关于扶贫瞄准的研究第12-13页
        三、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第13-14页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一、参与理论第14页
        二、激励理论第14-15页
        三、创新决策理论第15页
        四、赋权理论第15页
        五、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5-16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9页
        一、研究思路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三、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6-17页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第二章 我国贫困现状及扶贫政策的变迁第19-31页
    第一节 目前我国贫困现状第19-24页
    第二节 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第24-27页
        一、1978—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第25页
        二、1986—1993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第25-26页
        三、1994—2000年扶贫攻坚阶段第26页
        四、2001—2010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阶段第26-27页
        五、2011—2020年精准扶贫开发阶段第27页
    第三节 我国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第27-31页
        一、精准识别第28-29页
        二、精准帮扶第29页
        三、精准管理第29-31页
第三章 精准识别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39页
    第一节 精准识别面临的问题第31-33页
        一、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存在识别渗漏现象第31-32页
        二、农户信息量大,识别任务紧、责任重第32-33页
        三、农户对贫困识别工作不配合现象普遍第33页
    第二节 精准识别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3-34页
        一、农户参与程度低第33-34页
        二、贫困识别工作人员短缺,识别技术不成熟第34页
        三、精准扶贫宣传工作不到位第34页
    第三节 云南省xx县xx乡精准识别案例分析第34-39页
        一、基本情况介绍第35-37页
        二、贫困识别情况第37页
        三、总结第37-39页
第四章 精准帮扶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9-47页
    第一节 精准帮扶实施现状第39-41页
        一、短期扶贫项目效果显著第39-40页
        二、农户参与扶贫的意愿强烈第40-41页
        三、扶贫项目多样化第41页
    第二节 精准帮扶问题分析第41-43页
        一、追求短期效益,忽视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第41-42页
        二、缺乏农户参与,农户是被动的执行者第42页
        三、对贫困的深层原因认识不够第42-43页
    第三节 扶贫帮扶案例分析及评价——以云南省xx乡为例第43-47页
        一、危房改造第43-44页
        二、挂点帮扶第44-45页
        三、产业带动扶贫第45-47页
第五章 精准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第47-53页
    第一节 精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47-49页
        一、贫困动态管理信息量大、管理成本高第47-48页
        二、脱贫不脱帽现象普遍第48页
        三、扶贫资金拨付流程复杂第48-49页
        四、存在关系扶贫第49页
    第二节 原因分析第49-53页
        一、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第49-50页
        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第50-51页
        三、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第51页
        四、责任机制、精准考核机制不健全第51-53页
第六章 完善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第53-61页
    第一节 创新精准识别方法第53-55页
        一、政府购买服务第53-54页
        二、做好精准扶贫宣传第54-55页
        三、加强思想扶贫第55页
    第二节 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措施第55-58页
        一、借助于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扶贫第55-56页
        二、鼓励与支持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第56-57页
        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第57-58页
    第三节 完善精准扶贫管理机制第58-61页
        一、完善精准扶贫激励约束机制第58页
        二、强化保障机制第58-59页
        三、健全精准扶贫考核机制第59-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惠金融促进农村减贫问题研究
下一篇:恒大地产与绿地控股的财务战略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