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8-28页 |
2.1 城市物流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2.1.1 城市物流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城市物流的特征 | 第19-20页 |
2.2 城市物流绿色化理论概述 | 第20-23页 |
2.2.1 城市物流绿色化动因 | 第20-21页 |
2.2.2 城市物流绿色化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3 物流绿色度理论概述 | 第23-26页 |
2.3.1 绿色度产生过程及其内涵 | 第23页 |
2.3.2 物流系统绿色度理论 | 第23-24页 |
2.3.3 企业物流绿色度理论 | 第24页 |
2.3.4 城市物流绿色度理论 | 第24-26页 |
2.4 城市物流绿色度相关评价方法概述 | 第26-28页 |
2.4.1 现有评价方法总结分析 | 第26-27页 |
2.4.2 本文评价方法选择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城市物流绿色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7页 |
3.1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概况 | 第28-32页 |
3.1.1 国外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实践 | 第28-30页 |
3.1.2 国内城市物流绿色化探索及发展瓶颈 | 第30-32页 |
3.2 影响城市物流绿色度的主要因素 | 第32-37页 |
3.2.1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经济水平 | 第32-33页 |
3.2.2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资源禀赋 | 第33-34页 |
3.2.3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环境保护 | 第34-35页 |
3.2.4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技术能力 | 第35页 |
3.2.5 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政策支持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城市物流绿色度评价模型构建 | 第37-44页 |
4.1 城市物流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0页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7页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第37-40页 |
4.2 基于改进的组合权重灰色斜率关联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44页 |
4.2.1 组合权重的确定 | 第40-41页 |
4.2.2 灰色斜率关联度方法改进 | 第41-44页 |
第五章 上海城市物流绿色度评价实证研究 | 第44-56页 |
5.1 上海市物流发展概况 | 第44-47页 |
5.2 上海市物流绿色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2页 |
5.2.1 基于改进斜率灰色关联方法的关联度计算过程 | 第47-52页 |
5.2.2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页 |
5.3 上海市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2-56页 |
5.3.1 促进城市物流技术创新,实现物流管理智能化 | 第53页 |
5.3.2 加强绿色化人才培养,优化城市物流人才结构 | 第53-54页 |
5.3.3 加大废弃物处理力度,完善城市物流绿色系统 | 第54-55页 |
5.3.4 制定物流绿色化政策,推动城市物流清洁发展 | 第55页 |
5.3.5 构建城市物流统计网络,完善绿色化评价体系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6.2 未来发展预测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