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神经精神病科论文

基于心胆同治针刺结合刺血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5-28页
    1 中医学对颈源性失眠的认识第15-23页
        1.1 中医学对颈源性失眠病名的认识第15-16页
            1.1.1 中医学对失眠病名归属范围的认识第15页
            1.1.2 中医学对颈椎病病名归属范围的认识第15-16页
        1.2 中医学对颈源性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6-20页
            1.2.1 中医学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6-18页
            1.2.2 中医学对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8-19页
            1.2.3 中医学对颈源性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9-20页
        1.3 中医药治疗颈源性失眠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1.3.1 中药治疗第20-21页
            1.3.2 针灸治疗第21-22页
            1.3.3 推拿手法治疗第22-23页
    2 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失眠的研究进展第23-26页
        2.1 现代医学对失眠症病因的认识第23页
        2.2 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第23-25页
            2.2.1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第23-24页
            2.2.2 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第24-25页
        2.3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与失眠相关性的认识第25-26页
        2.4 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失眠治疗的研究进展第26页
    3 小结第26-28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8-39页
    1 临床资料第28-31页
        1.1 一般资料第28页
        1.2 诊断标准第28-30页
            1.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第28-30页
            1.2.2 颈源性失眠的中医辩证分型标准第30页
        1.3 纳入标准第30页
        1.4 排除标准第30-31页
            1.4.1 颈源性失眠的排除标准第30页
            1.4.2 心理疾病排除标准第30-31页
        1.5 脱落标准第31页
        1.6 分组方法第31页
            1.6.1 分组第31页
            1.6.2 随机方法第31页
            1.6.3 收集病例数第31页
    2 研究方法第31-34页
        2.1 治疗方法第31-32页
            2.1.1 观察组(针刺结合刺血疗法治疗)第31-32页
            2.1.2 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第32页
            2.1.3 疗程及评价方法第32页
        2.2 疗效观察第32-33页
            2.2.1 观察指标第32-33页
            2.2.2 疗效评定标准第33页
            2.2.3 不良反应/事件记录第33页
        2.3 统计方法第33-34页
    3 研究结果第34-39页
        3.1 一般资料比较第34页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34-35页
        3.3 两组PSQI量表评分比较第35-37页
            3.3.1 两组治疗前PSQI量表评分比较第35-36页
            3.3.2 两组总治疗结束后PSQI量表评分比较第36-37页
        3.4 两组SF-36 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第37-38页
        3.5 不良反应观察第38-39页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第39-49页
    1 基于心胆同治颈源性失眠的中医理论依据第39-44页
        1.1 心与颈椎病、失眠的关系第39-40页
        1.2 胆与颈椎病、失眠的关系第40-42页
        1.3 心与胆之间密切联系第42-44页
    2 心胆同治颈源性失眠的方义第44-47页
        2.1 心胆同治颈源性失眠体现脏腑经络辨证第44-46页
        2.2 刺血疗法第46-47页
    3 心胆同治针刺结合刺血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评价第47-48页
        3.1 对颈源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价第47页
        3.2 对颈源性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第47-48页
    4 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展望第48-49页
        4.1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8页
        4.2 展望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附录第56页
附录1 知情同意书第56-58页
附录2 90 项症状清单(SCL-90)第58-62页
附录3 治疗前量表评分第62-68页
附录4 总治疗结束后量表评分第68-73页
附录5 针灸不良事件记录表第73-76页
附录6 治疗期间合并服用药物详细记录表第76-77页
缩略词表第77-78页
综述第78-85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结合刺血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的王力宁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用药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