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始新统沉积相和储层预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14-15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工区概况 | 第16-21页 |
·研究区位置 | 第16-17页 |
·构造演化简史 | 第17-18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1-37页 |
·地层划分 | 第21-27页 |
·地层对比 | 第27-37页 |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 第37-82页 |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第37-45页 |
·近岸水下扇 | 第37-40页 |
·扇三角洲 | 第40-43页 |
·河流相 | 第43-45页 |
·沉积微相研究 | 第45-80页 |
·单井相分析 | 第45-54页 |
·剖面相分析 | 第54-63页 |
·平面相分析 | 第63-80页 |
·沉积相演化及砂体分布规律 | 第80-82页 |
·沉积相演化 | 第80页 |
·砂体分布规律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储层预测与评价 | 第82-105页 |
·储层岩性特征 | 第82页 |
·储层成岩作用 | 第82-86页 |
·压实作用 | 第82-84页 |
·压溶作用 | 第84页 |
·胶结作用 | 第84-85页 |
·交代作用 | 第85页 |
·溶解作用 | 第85-86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86-92页 |
·物性特征 | 第86-87页 |
·孔隙结构纵向特征 | 第87-92页 |
·地震储层预测 | 第92-96页 |
·储层评价与分布 | 第96-105页 |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第96-98页 |
·储层评价 | 第98-104页 |
·有利储层预测 | 第104-105页 |
结论和认识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