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辽宁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区域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调查研究第14页
        1.4.2 文献研究第14页
        1.4.3 层次分析法第14-15页
        1.4.4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5 研究内容第16页
    1.6 概念界定第16-19页
        1.6.1 信息第16-17页
        1.6.2 信息技术第17页
        1.6.3 信息化第17-18页
        1.6.4 农村信息化第18页
        1.6.5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第18-19页
第二章 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研究现状第19-23页
    2.1 国内农村信息服务研究进展第19-21页
        2.1.1 农村信息服务供给研究第19页
        2.1.2 农村信息服务需求研究第19-20页
        2.1.3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及评价研究第20-21页
    2.2 国外农村信息服务研究进展第21-22页
        2.2.1 美国农村信息服务研究第21页
        2.2.2 加拿大农村信息服务研究第21-22页
        2.2.3 法国农村信息服务研究第22页
    2.3 文献述评第22-23页
第三章 供需视角下的辽宁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评价第23-33页
    3.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第23-25页
        3.1.1 农村广播电视覆盖情况第23页
        3.1.2 农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普及情况第23-24页
        3.1.3 农村互联网接入情况第24-25页
    3.2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第25-31页
        3.2.1 农业网站建设情况第25页
        3.2.2 农业数据库建设情况第25页
        3.2.3 农村信息收集情况第25-27页
        3.2.4 农村信息发布情况第27-31页
    3.3 农村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第31-33页
        3.3.1 信息服务人员的受教育情况第31-32页
        3.3.2 信息服务人员的工作条件情况第32页
        3.3.3 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情况第32-33页
第四章 基于AHP法的辽宁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评价第33-51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44页
        4.1.1 设计原则第33-34页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37页
        4.1.3 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第37-44页
    4.2 辽宁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评价结果的计算第44-48页
        4.2.1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44-45页
        4.2.2 农村信息服务发展的阶段评判第45页
        4.2.3 评价结果的计算第45-48页
    4.3 辽宁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评价结果分析第48-51页
        4.3.1 农村信息资源方面第48-49页
        4.3.2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第49页
        4.3.3 农村信息人才队伍方面第49-51页
第五章 加快辽宁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对策第51-55页
    5.1 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51页
    5.2 搞好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的质和量第51-52页
    5.3 加强正面引导,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第52-53页
    5.4 鼓励技术创新,实现信息服务人性化第53页
    5.5 制定统一标准,完善信息的共享机制第53-54页
    5.6 刺激信息消费,完善农村信息市场服务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市淼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调查
下一篇:内蒙古“兴边富民行动”政策执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