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时滞离散广义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离散时滞广义系统基本理论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准备知识 | 第17-18页 |
·z-变换 | 第17页 |
·z-变换的重要性质和定理 | 第17-18页 |
·离散广义系统模型的一般响应公式、局部能达与局部能控性 | 第18-21页 |
·一般响应公式 | 第18-20页 |
·能达性与能控性条件 | 第20-21页 |
·离散时滞广义系统模型的一般解、局部能达性与局部能控性 | 第21-24页 |
·一般解的表达式 | 第21-24页 |
·能达性与能控性条件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时变多时滞离散广义系统的稳定性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页 |
·时滞离散广义系统的稳定性 | 第26-31页 |
·记号、定义和引理 | 第26-28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28-31页 |
·数值实例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第4章 基于观测器的时变时滞离散系统的变结构控制 | 第34-40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问题描述 | 第35页 |
·主要结果 | 第35-39页 |
·观测器的设计 | 第35-37页 |
·准滑动模态的稳定性 | 第37-39页 |
·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 第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