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床设计、制造与维修论文--机床结构论文

机床主轴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与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第11-13页
        1.2.2 主轴系统公差设计第13-14页
        1.2.3 主轴系统结构设计第14-15页
        1.2.4 国内在主轴系统公差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1.3 课题来源、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1 课题来源与提出第16页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第17-20页
2 主轴系统公差设计的建模与分析方法第20-40页
    2.1 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2页
    2.2 主轴系统误差模型的建立第22-28页
        2.2.1 主轴系统误差建模基础理论与方法第22-25页
        2.2.2 主轴系统误差的数字化建模第25-28页
    2.3 公差约束的数学表示第28-34页
        2.3.1 公差的一般语义第29-30页
        2.3.2 尺寸公差数学模型第30-31页
        2.3.3 形位公差数学模型第31-34页
    2.4 敏感度和贡献度分析第34-37页
        2.4.1 敏感度性质与计算第34-36页
        2.4.2 贡献度性质与计算第36-37页
    2.5 常用公差分析方法第37-39页
        2.5.1 极值法第37-38页
        2.5.2 统计法第38-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主轴系统公差分析软件编制及应用示例第40-56页
    3.1 仿真平台的简介与选择第40-42页
        3.1.1 Microsoft Visual C++仿真平台简介第40页
        3.1.2 Visual Basic仿真平台简介第40-41页
        3.1.3 Matlab仿真平台简介第41页
        3.1.4 仿真平台的选择与运用第41-42页
    3.2 主轴系统公差分析软件开发第42-45页
        3.2.1 软件模块及功能分析第42-43页
        3.2.2 软件设计流程图第43-44页
        3.2.3 用户界面设计第44-45页
    3.3 主轴系统公差分析软件应用第45-54页
        3.3.1 主轴系统的结构组成第45-46页
        3.3.2 主轴系统的装配质量要求第46-47页
        3.3.3 公差仿真检验与分析第47-53页
        3.3.4 变跨距下公差仿真分析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4 主轴系统公差设计仿真模型验证第56-72页
    4.1 计算机辅助公差分析的简介第56-57页
    4.2 主轴系统三维几何模型建立第57-59页
        4.2.1 主轴系统的结构分析与简化第57页
        4.2.2 主轴系统零件的装配顺序确定第57-59页
    4.3 主轴系统公差设计仿真模型建立第59-69页
        4.3.1 分析目标的定义第59-60页
        4.3.2 各零件运动副关系的定义第60-65页
        4.3.3 零件拓扑关系的定义第65-69页
    4.4 公差仿真结果验证第69-71页
        4.4.1 公差分析结果对比第69-70页
        4.4.2 贡献度和敏感度对比第70-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5.1 全文总结第72-73页
    5.2 工作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8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裂纹张开位移法(COD)的热障涂层系统失效过程有限元模拟分析
下一篇:强流脉冲电子束和脉冲激光对Zr702表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