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1页 |
2 DV与DV反击杀人案件 | 第11-17页 |
2.1 DV的概念 | 第11-12页 |
2.2 DV的本质 | 第12-15页 |
2.2.1 特征分析 | 第12-14页 |
2.2.2 本质分析 | 第14-15页 |
2.3 DV反击杀人案件 | 第15-17页 |
2.3.1 典型案例 | 第15-16页 |
2.3.2 成立要件 | 第16-17页 |
3 对DV反击杀人案件的刑事评价 | 第17-31页 |
3.1 我国的司法与理论现状 | 第17-19页 |
3.1.1 司法应对概况 | 第17-18页 |
3.1.2 理论讨论概况 | 第18-19页 |
3.2 正当防卫的适用理由与否定 | 第19-24页 |
3.2.1 基于英美法系国家适用的“受虐女性综合征”理论 | 第19-21页 |
3.2.2 主张家庭暴力行为是一连串持续的行为 | 第21-22页 |
3.2.3 根据“有效理论”对正当防卫进行扩张解释 | 第22-24页 |
3.2.4 小结 | 第24页 |
3.3 紧急避险的适用探索与分析 | 第24-31页 |
3.3.1 家庭暴力的危险是否正在发生 | 第25-26页 |
3.3.2 杀害施暴者是否不得已 | 第26-27页 |
3.3.3 杀害施暴者是否超过必要限度 | 第27-29页 |
3.3.4 施暴者是否符合避险行为的对象范围 | 第29-30页 |
3.3.5 小结 | 第30-31页 |
4 德国的紧急避险制度及其在DV反击杀人案件中的适用 | 第31-40页 |
4.1 德国的紧急避险制度 | 第31-33页 |
4.1.1 防御性紧急避险与攻击性紧急避险 | 第31-32页 |
4.1.2 正当化的紧急避险与免责的紧急避险 | 第32-33页 |
4.2 紧急避险在DV反击杀人案件中的适用 | 第33-38页 |
4.2.1 典型案例BGHSt48.255 | 第34页 |
4.2.2 BGHSt48.255的判决分析 | 第34-38页 |
4.3 小结 | 第38-40页 |
5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