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1.1 生物合成纳米材料概述 | 第9-10页 |
1.2 生物合成AuNPs的进展 | 第10-17页 |
1.2.1 细菌、放线菌合成AuNPs | 第12-14页 |
1.2.2 真菌合成AuNPs | 第14-15页 |
1.2.3 植物及其提取物合成AuNPs | 第15-17页 |
1.2.4 病毒合成AuNPs | 第17页 |
1.3 生物合成AuNPs机制及调控 | 第17-21页 |
1.3.1 生物合成AuNPs机制 | 第17-19页 |
1.3.2 AuNPs合成的调控 | 第19-21页 |
1.4 生物合成AuNPs的应用 | 第21-22页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1.5.1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3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2 菌株HJ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 第24-3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2.2.1 菌株HJ的形态特性 | 第28页 |
2.2.2 菌株HJ的2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第28-30页 |
2.2.3 菌株HJ的生长曲线 | 第30-31页 |
2.2.4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2.2.5 初始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6 金属离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7 菌株HJ对抗生素的广谱抗性 | 第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菌株HJ合成金纳米颗粒的特性及其应用 | 第35-5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3.2.1 AuNPs的生物合成过程 | 第37-38页 |
3.2.2 AuNPs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38-40页 |
3.2.3 AuNPs的表征 | 第40-42页 |
3.2.4 AuNPs催化还原硝基类化合物 | 第42-45页 |
3.2.5 AuNPs催化还原偶氮染料 | 第45-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附录A 菌株HJ的26S rRNA基因序列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