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沙燕风筝艺术形式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绪论 | 第9-12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三) 研究范围 | 第9-10页 |
| (四)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五) 研究框架 | 第10页 |
| (六)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七) 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 (八) 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二、中国风筝艺术基本概况 | 第12-18页 |
| (一) 中国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 第12-14页 |
| (二) 中国风筝文化和民俗事项 | 第14-16页 |
| 1. 风筝与岁时节令民俗 | 第14-15页 |
| 2. 风筝与民间信仰民俗 | 第15页 |
| 3. 风筝与动物崇拜民俗 | 第15页 |
| 4. 风筝与民间神话民俗 | 第15-16页 |
| (三) 中国风筝的流派特点 | 第16-18页 |
| 三、雍容华贵的北京风筝 | 第18-24页 |
| (一) 北京风筝 | 第18-19页 |
| (二) 北京风筝的传人 | 第19-22页 |
| 1. 哈氏风筝 | 第20-21页 |
| 2. 曹氏风筝 | 第21-22页 |
| (三) 北京特色风筝——沙燕风筝 | 第22-24页 |
| 四、沙燕风筝的艺术形式研究 | 第24-40页 |
| (一) 沙燕风筝精巧细致的结构形式 | 第24-28页 |
| 1. 肥燕 | 第25-26页 |
| 2. 瘦燕 | 第26页 |
| 3. 比翼燕 | 第26-27页 |
| 4. 雏燕 | 第27页 |
| 5. 小燕和新燕 | 第27-28页 |
| (二) 沙燕风筝丰富艳丽的色彩形式 | 第28-32页 |
| 1. 沙燕风筝远视色彩形式 | 第28-29页 |
| 2. 沙燕风筝传统色彩形式 | 第29-30页 |
| 3. 沙燕风筝的“五色观” | 第30-32页 |
| (三) 沙燕风筝吉祥多意的图案形式 | 第32-39页 |
| 1. 动物图案 | 第33-35页 |
| 2. 植物图案 | 第35-37页 |
| 3. 其他图案 | 第37-39页 |
| (四) 沙燕风筝的形式美感分析 | 第39-40页 |
| 五、总结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