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引言 | 第11页 |
| 1.2 超导电性的基本现象及理论模型 | 第11-13页 |
| 1.2.1 超导电性的基本现象 | 第11-12页 |
| 1.2.2 传统超导体的理论模型 | 第12-13页 |
| 1.3 超导材料的介绍 | 第13-16页 |
| 1.3.1 超导材料的发展简史 | 第13-15页 |
| 1.3.2 有机超导材料的发展 | 第15-16页 |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1 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17-23页 |
| 2.1 样品制备 | 第17-18页 |
| 2.1.1 实验药品 | 第17页 |
| 2.1.2 样品制备设备 | 第17-18页 |
| 2.2 表征方法 | 第18-23页 |
| 2.2.1 X射线衍射 | 第18-19页 |
| 2.2.2 拉曼光谱 | 第19-21页 |
| 2.2.3 超导性能测试SQUID MPMS (Quantum Design)测试系统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钾掺杂菲晶体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 第23-33页 |
| 3.1 研究背景 | 第23页 |
| 3.2 钾掺杂菲晶体制备 | 第23-24页 |
| 3.2.1 样品制备 | 第23-24页 |
| 3.2.2 样品保存及后处理 | 第24页 |
| 3.3 样品的晶体结构表征及讨论 | 第24-30页 |
| 3.3.1 有机物原料的晶体结构 | 第24-25页 |
| 3.3.2 不同降温速率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25-26页 |
| 3.3.3 不同退火温度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26-27页 |
| 3.3.4 不同掺杂比例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27-28页 |
| 3.3.5 不同放置时间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3.6 二次退火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29-30页 |
| 3.4 钾掺杂菲理论计算 | 第30-3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钾掺杂对三联苯晶体结构的研究及超导特性探寻 | 第33-43页 |
| 4.1 芳香烃有机超导研究现状 | 第33页 |
| 4.2 钾掺杂对三联苯材料制备 | 第33-34页 |
| 4.2.1 样品制备 | 第33-34页 |
| 4.2.2 样品保存及后处理 | 第34页 |
| 4.3 样品的表征及讨论 | 第34-41页 |
| 4.3.1 X射线衍射(XRD) | 第34-36页 |
| 4.3.2 拉曼光谱(Raman) | 第36-38页 |
| 4.3.3 C_(60)生成机制的探讨 | 第38-39页 |
| 4.3.4 超导性能测试SQUID MPMS (Quantum Design)测试系统 | 第39-41页 |
| 4.3.5 理论分析 | 第4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