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15页 |
1.1 汞 | 第12-13页 |
1.1.1 汞污染现状 | 第12页 |
1.1.2 汞对肾脏的损伤作用 | 第12-13页 |
1.2 木犀草素 | 第13-14页 |
1.2.1 Lut的抗氧化作用 | 第13-14页 |
1.2.2 Lut的抗凋亡作用 | 第14页 |
1.2.3 Lut的抗炎症作用 | 第14页 |
1.3 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2.1 材料 | 第15-17页 |
2.1.1 试验动物 | 第15页 |
2.1.2 试验药品 | 第15页 |
2.1.3 主要试验试剂与配制 | 第15-16页 |
2.1.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16-17页 |
2.2 方法 | 第17-21页 |
2.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第17页 |
2.2.2 样品采集 | 第17-18页 |
2.2.3 肾脏病理学观察 | 第18页 |
2.2.4 血液指标测定 | 第18页 |
2.2.5 肾脏MDA和GSH测定 | 第18页 |
2.2.6 TUNEL检测 | 第18-19页 |
2.2.7 Western blot检测 | 第19-20页 |
2.2.8 免疫组化检测 | 第20-21页 |
2.2.9 肾和尿液汞检测 | 第21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3 结果 | 第22-32页 |
3.1 一般检查 | 第22页 |
3.1.1 临床症状 | 第22页 |
3.1.2 体重变化 | 第22页 |
3.2 肾脏病理学变化 | 第22-23页 |
3.3 血液指标变化 | 第23-24页 |
3.3.1 血液WBC、RBC和HGB水平变化 | 第23-24页 |
3.3.2 血清CREA和BUN水平变化 | 第24页 |
3.4 肾脏MDA和GSH水平变化 | 第24-25页 |
3.5 肾细胞凋亡变化 | 第25-27页 |
3.6 Western blot检测肾脏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 第27-30页 |
3.6.1 肾脏Nrf2、Keap1、HO-1 和NQO1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3.6.2 肾脏Bcl-2、Bcl-xl、Bax和P53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3.6.3 肾脏NF-κB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3.7 肾脏TNF-α 蛋白含量变化 | 第30-31页 |
3.8 肾和尿液汞含量变化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6页 |
4.1 木犀草素在无机汞诱导的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 第32-34页 |
4.1.1 血液指标变化 | 第32页 |
4.1.2 肾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变化 | 第32-33页 |
4.1.3 肾细胞凋亡变化 | 第33-34页 |
4.1.4 肾脏炎症反应变化 | 第34页 |
4.1.5 肾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相互关系 | 第34页 |
4.2 木犀草素对肾汞蓄积的作用 | 第34-35页 |
4.3 应用前景 | 第35-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