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发生率及预后探讨 | 第12-16页 |
1 病例资料 | 第12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1.3 分组标准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1 病史采集 | 第12-13页 |
2.2 观察指标 | 第13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3页 |
4 结果 | 第13-14页 |
4.1 一般资料 | 第13页 |
4.2 高钠血症组和无高钠血症组死亡率比较 | 第13页 |
4.3 不同血钠浓度患者死亡率比较 | 第13-14页 |
4.4 GCS与高钠血症的关系 | 第14页 |
5 讨论 | 第14-16页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24小时尿钠变化研究 | 第16-20页 |
1 病例资料 | 第16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2 分组标准 | 第16页 |
2 方法 | 第16-17页 |
2.1 血钠的检测 | 第16页 |
2.2 24小时尿标本的收集及尿钠的检测 | 第16页 |
2.3 24小时尿钠数值的选取 | 第16-17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7页 |
4 结果 | 第17-18页 |
4.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基线比较 | 第17页 |
4.2 24小时尿钠总量比较 | 第17-18页 |
5 讨论 | 第18-19页 |
6 结论 | 第19-20页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AVP、ANP变化研究 | 第20-26页 |
1 病例资料 | 第2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1.2 分组标准 | 第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1 标本的采集 | 第20页 |
2.2 标本的选取 | 第20页 |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2.4 血清AVP、ANP的检测 | 第21-22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4 结果 | 第22-23页 |
4.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基线比较 | 第22页 |
4.2 血浆AVP浓度比较 | 第22-23页 |
4.3 血浆ANP浓度比较 | 第23页 |
5 讨论 | 第23-25页 |
5.1 正常机体钠代谢的调控机制 | 第23页 |
5.2 AVP与sTBI高钠血症 | 第23-24页 |
5.3 ANP与sTBI高钠血症 | 第24-25页 |
6 结论 | 第25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文献综述 | 第29-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作者简历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