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工商行政管理论文

广东省工商部门商事制度改革中企业信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第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思路第18页
    1.4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企业信用监管的相关理论及先进监管做法第20-25页
    2.1 理论基础第20-21页
        2.1.1 公共治理理论定义第20页
        2.1.2 公共治理理论的适用性第20-21页
    2.2 企业信用监管制度第21-22页
        2.2.1 企业信用第21页
        2.2.2 企业信用监管第21-22页
        2.2.3 企业信息公示第22页
    2.3 发达国家及香港地区的监管做法第22-25页
        2.3.1 发达国家的监管做法第22-23页
        2.3.2 香港地区的监管做法第23-25页
第三章 广东省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现状分析第25-40页
    3.1 商事制度改革背景第25-28页
        3.1.1 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第26页
        3.1.2 注册资本认缴制第26-27页
        3.1.3“先照后证”登记制度第27页
        3.1.4 放宽住所登记条件第27-28页
    3.2 广东省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措施第28-37页
        3.2.1 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第28-31页
        3.2.2 经营异常名录及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第31-33页
        3.2.3“双随机”抽查制度第33-36页
        3.2.4 协同监管联合惩戒制度第36-37页
    3.3 广东省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法制支撑第37-40页
        3.3.1 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第37-38页
        3.3.2 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第38-39页
        3.3.3 广东省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第39-40页
第四章 广东省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0-48页
    4.1 存在问题第40-44页
        4.1.1 监管职能不清晰第40-41页
        4.1.2 信息共享机制不通畅第41-42页
        4.1.3 联合惩戒力度不够第42页
        4.1.4 信用法律法规滞后第42-43页
        4.1.5“双随机”抽查制度监管效果不明显第43-44页
    4.2 原因分析第44-48页
        4.2.1 市场主体多样化第44页
        4.2.2 监管理念及方式滞后第44-45页
        4.2.3 信息化水平落后第45-46页
        4.2.4 部门信息数据不统一第46-47页
        4.2.5 协同监管体系不健全第47-48页
第五章 解决广东省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问题的对策第48-55页
    5.1 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第48-49页
    5.2 强化部门间信用监管协同性第49-50页
        5.2.1 发挥合作备忘录的作用第49页
        5.2.2 合理运用信用惩戒手段第49-50页
    5.3 加强大数据监管应用第50-53页
        5.3.1 建立大数据采集和共享制度第51页
        5.3.2 提高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第51页
        5.3.3 建立大数据条件下的指挥处置机制第51-52页
        5.3.4 建立风险预防机制第52-53页
    5.4 提升行业自治和社会监督第53页
        5.4.1 引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第53页
        5.4.2 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第53页
    5.5 加快信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订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件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市场消费群体羊群效应--基于信息层叠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风险分担流程的特色小镇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