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蚁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P2P流量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4页
        1.1.1 P2P的发展及特点第10-12页
        1.1.2 P2P技术的应用困境第12页
        1.1.3 P2P流量识别技术分析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第18-32页
    2.1 支持向量机技术第18-23页
        2.1.1 支持向量机概述第18页
        2.1.2 支持向量机的原理第18-21页
        2.1.3 核函数的选取第21-22页
        2.1.4 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第22-23页
    2.2 蚁群算法第23-25页
        2.2.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第23-24页
        2.2.2 蚁群算法的特点及应用第24-25页
    2.3 特征选择第25-31页
        2.3.1 特征选择的一般过程第25-27页
        2.3.2 典型特征选择算法介绍第27-28页
        2.3.3 基于蚁群算法的特征选择第28-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P2P流量识别系统概要设计第32-40页
    3.1 P2P流量识别系统的设计思想第32-33页
    3.2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第33-35页
    3.3 模块功能说明与设计第35-39页
        3.3.1 数据采集模块第35-36页
        3.3.2 数据预处理模块第36-37页
        3.3.3 流量识别训练模块第37-38页
        3.3.4 预测模块第38-39页
        3.3.5 显示模块第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0-54页
    4.1 数据采集模块第40-42页
        4.1.1 WinPcap简介第40-41页
        4.1.2 数据采集模块的实现第41-42页
    4.2 数据预处理模块第42-47页
        4.2.1 网络流量特征分析第42-43页
        4.2.2 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实现第43-47页
    4.3 流量识别训练模块第47-50页
        4.3.1 蚁群算法的特征选择的实现第47-49页
        4.3.2 流量识别训练模块的实现第49-50页
    4.4 预测模块第50-51页
    4.5 显示模块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实验及测试第54-60页
    5.1 系统的部署第54-57页
        5.1.1 测试环境第54-55页
        5.1.2 实验数据第55-57页
    5.2 系统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第57-59页
        5.2.1 预测功能测试第57页
        5.2.2 训练性能测试第57-59页
    5.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60页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重漏洞渗透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DNS记录特征和CART的Fast-flux恶意域名识别研究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