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西安市大气污染问题概述 | 第15-23页 |
2.1 西安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及特征 | 第15-18页 |
2.1.1 西安市大气污染来源 | 第15页 |
2.1.2 西安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 | 第15-17页 |
2.1.3 西安市API与其他城市API指数的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2.2 西安市大气污染的原因 | 第18-20页 |
2.2.1 自然原因 | 第18-19页 |
2.2.2 社会原因 | 第19-20页 |
2.3 西安市大气污染危害概述 | 第20-23页 |
2.3.1 大气污染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 | 第21页 |
2.3.2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 第21页 |
2.3.3 大气污染对固定资产的危害 | 第21-22页 |
2.3.4 大气污染对城市发展的危害 | 第22-23页 |
3 西安市大气污染的法律治理现状及问题 | 第23-31页 |
3.1 西安市大气污染的法律治理现状 | 第23-27页 |
3.1.1 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依据 | 第23-24页 |
3.1.2 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治理的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3.1.3 西安市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执法的状况 | 第25-26页 |
3.1.4 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情况 | 第26-27页 |
3.2 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27-31页 |
3.2.1 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观念滞后 | 第27-28页 |
3.2.2 地方性法规地域针对性不强 | 第28页 |
3.2.3 大气污染治理的执法不力 | 第28页 |
3.2.4 大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严重不足 | 第28-31页 |
4 国内外大气污染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1-41页 |
4.1 国内其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分析 | 第31-33页 |
4.1.1 兰州市 | 第31-32页 |
4.1.2 铜川市 | 第32-33页 |
4.2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分析 | 第33-36页 |
4.2.1 美国 | 第33-34页 |
4.2.2 德国 | 第34-35页 |
4.2.3 日本 | 第35-36页 |
4.3 国内外有关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的启示与借鉴 | 第36-41页 |
4.3.1 法律法规的制定全面有效 | 第36-37页 |
4.3.2 制裁措施严格到位 | 第37-38页 |
4.3.3 联防联控机制应用广泛 | 第38页 |
4.3.4 治污减排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 第38-41页 |
5 西安市大气污染法律治理的法律对策建议 | 第41-47页 |
5.1 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价值维度的建议 | 第41-42页 |
5.1.1 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 第41-42页 |
5.1.2 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应坚持的的立法理念 | 第42页 |
5.2 西安市大气污染治理实务维度的建议 | 第42-47页 |
5.2.1 完善排污权的许可和交易制度 | 第42-44页 |
5.2.2 建立公共补偿基金制度 | 第44-45页 |
5.2.3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 第45-46页 |
5.2.4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 | 第46-47页 |
6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