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僵局预防和救济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问题的引入 | 第8-9页 |
二、公司僵局的概述 | 第9-14页 |
(一) 公司僵局的概念 | 第9页 |
(二) 公司僵局的类型 | 第9-11页 |
1、决策机构僵局和执行机构僵局 | 第9-10页 |
2、表决权均等僵局和否决权僵局 | 第10页 |
3、有过错公司僵局和无过错公司僵局 | 第10页 |
4、有基础争议的僵局与直接争议的僵局 | 第10-11页 |
(三) 公司僵局的实质 | 第11-12页 |
1、代理成本 | 第11页 |
2、控制权争夺 | 第11-12页 |
(四) 公司僵局的后果 | 第12-14页 |
1、公司僵局的正面效果 | 第12页 |
2、公司僵局的负面效果 | 第12-14页 |
三、公司僵局产生的原因 | 第14-18页 |
(一) 制度性原因 | 第14-16页 |
1、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与人合性 | 第14-15页 |
2、公司资本制度与僵局现象 | 第15页 |
3、公司自治不利后果 | 第15-16页 |
(二) 非制度性原因 | 第16-18页 |
1、因继承产生的公司僵局 | 第16页 |
2、因离婚产生的公司僵局 | 第16-17页 |
3、违法与违反公司章程引发的公司僵局 | 第17-18页 |
四、我国公司僵局的预防 | 第18-23页 |
(一) 公司章程与僵局预防 | 第18-21页 |
1、合理设置公司内部结构 | 第18-20页 |
2、公司章程中的表决权及其限制 | 第20页 |
3、退股与解散条款 | 第20-21页 |
4、僵局应对条款 | 第21页 |
(二)公司的内部控制 | 第21-23页 |
1、通过独立董事进行内部控制 | 第22页 |
2、通过合理设置监事职责进行控制 | 第22页 |
3、强化质询权 | 第22-23页 |
五、公司僵局的救济 | 第23-33页 |
(一) 公司僵局救济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1、司法解散制度模糊且公司僵局救济途径单一 | 第23-24页 |
(二) 公司僵局的替代措施 | 第24-26页 |
1、强制股份购买制度 | 第24-26页 |
2、强制分立公司制度的探讨 | 第26页 |
(三) 司法解散之诉的完善 | 第26-33页 |
1、司法介入的正当性 | 第26-27页 |
2、完善司法解散之诉的方法 | 第27-31页 |
3、恶意诉讼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