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型并联谐振DBD臭氧发生器电源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2 介质阻挡放电机理及特点 | 第14-16页 |
1.2.1 介质阻挡放电机理 | 第14-15页 |
1.2.2 介质阻挡放电特点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1 臭氧发生器电源拓扑 | 第16-19页 |
1.3.2 功率调节方式 | 第19页 |
1.3.3 功率调节控制技术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1.4.1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1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第2章 介质阻挡放电负载特性实验研究 | 第23-34页 |
2.1 DBD负载测试原理 | 第23-26页 |
2.1.1 介质阻挡放电型负载的等效电路 | 第23页 |
2.1.2 等效参数测试原理 | 第23-26页 |
2.1.3 放电功率计算 | 第26页 |
2.2 负载参数测试 | 第26-33页 |
2.2.1 9k Hz下负载参数测试 | 第27-29页 |
2.2.2 不同频率条件下的负载参数测试 | 第29-30页 |
2.2.3 负载电压与负载电流的关系 | 第30-31页 |
2.2.4 负载参数调节特性 | 第31-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电流型电源的主电路分析 | 第34-49页 |
3.1 主电路拓扑结构 | 第34-35页 |
3.2 逆变器工作原理 | 第35-41页 |
3.2.1 容性状态 | 第35-37页 |
3.2.2 感性状态 | 第37-39页 |
3.2.3 纯阻性状态 | 第39-41页 |
3.3 放电单元工作模态分析 | 第41-48页 |
3.3.1 各模态微分方程与初始条件 | 第43-44页 |
3.3.2 各模态主要电气参量与模态持续时间的解 | 第44-45页 |
3.3.3 放电单元的放电功率表达式 | 第45-47页 |
3.3.4 电流匹配条件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臭氧电源主电路设计 | 第49-57页 |
4.1 主电路整体设计 | 第49-50页 |
4.2 整流电路设计 | 第50-52页 |
4.2.1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第50页 |
4.2.2 整流桥选择 | 第50-51页 |
4.2.3 整流输出滤波电容 | 第51-52页 |
4.3 斩波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4.3.1 斩波开关及续流二极管的选择 | 第52页 |
4.3.2 滤波电感值的计算 | 第52-53页 |
4.4 逆变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4.4.1 逆变桥臂开关选择 | 第53-54页 |
4.4.2 吸收回路设计 | 第54页 |
4.5 并联补偿电感及变压器设计 | 第54-56页 |
4.5.1 并联补偿电感设计 | 第54-55页 |
4.5.2 变压器参数设计 | 第55-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控制系统设计 | 第57-67页 |
5.1 整体方案 | 第57页 |
5.2 主控芯片介绍 | 第57页 |
5.3 模拟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57-59页 |
5.4 斩波控制 | 第59-60页 |
5.5 逆变器控制 | 第60-62页 |
5.6 采样调理与保护电路设计 | 第62-64页 |
5.6.1 直流电流的采样电路 | 第62-63页 |
5.6.2 逆变器输出电压测量 | 第63页 |
5.6.3 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 | 第63-64页 |
5.6.4 它激转自激电路 | 第64页 |
5.7 驱动电路设计 | 第64-65页 |
5.8 过压保护电路设计 | 第65-66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72页 |
6.1 实验条件 | 第67页 |
6.2 负载测试波形及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所参与科研项目) | 第81-82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技术成果) | 第82页 |